"茨菰叶烂别西湾":茨菰叶烂时我们分别在西湾,
# 西湾: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瓜洲镇附近。一说泛指江边的某个地方。,茨菰:植物名,即慈姑,生在水田里,地下有球茎,可以吃。茨:一作“茈”。
"莲子花开犹未还":如今莲子花开还不见你回来。
# 还:回来。,莲子花开:即荷花开放。莲子花,即荷花。开:一作“新”。
"妾梦不离江水上":我的梦离不开那江上的流水,
# 水上:一作“上水”。,妾:旧时女子自称。
"人传郎在凤凰山":人们传说你已经到了凤凰山。
# 凤凰山:山名,有多处。此处难以确指。,人传:人们传说。
清代文学家、出版家
张潮(1650~1707?),清代文学家、出版家。字山来,号心斋,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张潮生于书香门第,弱冠补诸生,学业甚优,但此后屡试不第。康熙三十年,捐赀以岁贡生授翰林孔目,未赴任。张潮与孔尚任、黄周星、冒襄有交往。他工诗词散文,而尤以编刊丛书名世。其一生著书甚丰,主要作品有《心斋诗钞》《酒律》《翫月约》《贫卦》《幽梦影》等。他主持编辑刊印了《昭代丛书》《檀几丛书》。著有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闺怨诗。这首诗借商人妇直白的倾诉,围绕游子漂泊不定、归期渺茫的境况,描绘出爱情的深沉与无奈,细腻展现了女主人公对长久离家未归丈夫的深切思念。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莲子花开犹未还”一句描绘了满池荷花、红绿相映、生机勃勃的画面,反衬出女主人公孤居的寂寞难耐,强化了她的相思之苦。照应:第三句“妾梦不离江上水”照应首句“别西湾”,暗示爱人沿江而去,使“梦”的内容与别离场景相勾连,情感脉络更显自然。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两句“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以极具季节特征的意象构建起时间的跨度。“茨菰叶烂”点明秋末冬初的萧瑟时节,彼时寒风凛冽,枯叶飘零,在西湾送别时的凄楚之感扑面而来;“莲子花开”则描绘出次年盛夏的繁茂之景,满池荷花竞相绽放,红绿交织,生机盎然。然而,如此热烈的景致,却更反衬出独守空闺之人的孤寂与落寞。诗人通过回忆往昔分别的时间与地点,再转至当下归人未至的现实,将绵长的相思之情融入季节更迭之中。这两个镜头的交替出现,从时间维度上着重凸显了“久别”之意,看似简洁的叙述,却饱含深情,笔法细腻入微。第三句“妾梦不离江水上”笔锋一转,将笔触聚焦于“梦”。因长久的分离而生思念,思念至极便入梦境,情感的递进自然流畅,脉络清晰可寻。此句不仅承接首句“别西湾”的离别场景,暗示游子沿江远行的去向,使得“梦不离江上水”的情境合乎情理;同时,“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所道出的商人妇的担忧,也成为她梦中总与江水相伴的另一重要缘由。末句“人传郎在凤凰山”如平地惊雷,在最意想不到处收束全诗。诗人并未交代女主人公听闻此消息后的情绪反应,而是将这份复杂的情感留给读者自行揣摩。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一方面打破了她长久以来在梦境中追寻爱人的虚幻,无数个与江水相伴的梦境,终究成空;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游子行踪飘忽不定,漂泊无依,未来恐怕连在梦中都难以寻觅其踪迹。其中难以言说的痛苦、隐隐的怨艾,皆在这戛然而止的叙述中,于无声处尽显,构思精妙绝伦,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4. 作品点评
该诗开篇两句以意义呼应形成对仗,不仅追求文字工整,更通过场景转换暗喻时间流逝与情感变化。第三句承接上文,自然延续思念的脉络,与前两句形成呼应。末句则笔锋急转,看似突兀却余韵相连,将主人公的悲戚与失落推向高潮。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却含蓄蕴藉,词句质朴却饱含深情,充分展现出民歌清新自然、韵味悠长的艺术特质。
# 此客游而代闺人之词。
明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
# 玉遮曰:无限低回。
明李攀龙《唐诗选》
# 钟云:要知“妾梦”、“人传”总非实境才妙。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李梦阳曰:神思恍惚,词意宛曲,最得闺情。焦竑曰:曲折玲珑,写意宛然,当是绝唱。周启琦曰:乐府逸调,能令陆地生莲。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风味乃绝体之隽,顾抵之非是。
明邢昉《唐风定》
# “茨菰”、“莲子”,并切水乡之物,“莲子花”三字酷似妇女声口。因在江上分手,故梦不离此处,不知行人却在凤凰山也。沈休文“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此似化其意用之。顾华玉以浅俗目之,予谓正恐不能浅、不能俗耳。浅到极处,俗到极外,便去《三百篇》不远。难与一切文士道也。
清黄生《唐诗摘钞》
# 妙得风闻恍惚、惊疑不定之意。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
# 此诗纯是神机,可当一部语录,篇中用字人看去似乎稍俗,而不知题足乐府,语须带质,质近于古,质与俗不可不辨审也。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
# 总以行踪无定言,在山在水,俱难实指。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黄曰:旨句纪初别之时,次句感怀人之候,第三句通乎别后言之,第四句则总结归期之未定。缠绵曲至,却只如话。“凤凰山”又与“西湾”相映。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是古乐府神理。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三四句即“有梦也难寻觅”(按系《西厢记》语)之意,而语特微婉。“茨菰”、“莲子”纪时令,即就眼前景物写来,得风人之体。
清李锳《诗法易简录》
# 真情幻景,愈幻愈真,笔致跳脱之甚。
清刘宏煦《唐诗真趣编》
下一篇:唐·韩愈《游太平公主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