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óng

朝代:唐作者:张碧浏览量:1
yùn
chú
gēng
zhú
qīn
xīng
lǒng
fēng
yíng
mǎn
jiā
dào
tóu
shǔ
shǔ
rén
zhī
chù
pāo

译文

农民们天未亮就去田间挥锄劳作,辛苦耕种,待到庄稼丰收在望的时候,全家人是多么高兴呀。然而到头来,丰收所得将会全被他然而到头来,家中无法生活,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妻儿将流落何方。

逐句剖析

"运锄耕劚侵星起":农民们天未亮就去田间挥锄劳作,辛苦耕种,

# 耕劚:泛指耕种。

"陇亩丰盈满家喜":待到庄稼丰收在望的时候,全家人是多么高兴呀。

# 陇亩:田地。

"到头禾黍属他人":然而到头来,丰收所得将会全被他然而到头来,

# 禾黍: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

"不知何处抛妻子":家中无法生活,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妻儿将流落何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农父》是唐代诗人张碧创造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农民代言的抗争诗篇,以现实主义笔触撷取典型社会场景,通过极具张力的艺术表现揭示封建制度的剥削本质。诗作前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农耕图景:“侵星劳作”与“垄亩丰盈”形成鲜明对照,既展现农人披星戴月的生存状态,又暗含丰收时节的短暂欢欣。后两句笔锋陡转,以“却疑”二字掀起叙事波澜,通过“仓箱尽属官”的残酷现实与“抛却畲田”的荒诞抉择,将封建官府与地主庄园的双重盘剥具象化。“属”字勾勒出所有权异化的冰冷事实,“抛”字则迸发出被压迫者无声的控诉,在平实的农事叙述中撕开封建剥削制度的血腥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张碧(?~816?),唐代诗人。字太碧,屡试进士不第,寄情诗酒。他天才卓绝,气韵不凡,慕李太白之高致,故诗风受李白、李贺影响较深。他还擅长古风,其诗多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人民疾苦。时人谓其诗“下笔证兴亡,陈辞备风骨”。《农父》《野田行》《秋日登岳阳楼晴望》等为传世之作。著有《张碧歌诗集》一卷。《全唐诗》存其诗十九首,《全唐诗续补遗》存其诗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张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农民呼吁的反抗诗。诗人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中,精心撷取典型的生活场景,借助讽喻的艺术形式进行生动刻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与压迫的不合理社会现象。

2. 分段赏析

“运锄耕剧侵星起”,首句便以白描手法勾勒出农人顶星戴月、深耕陇亩的辛劳图景。披星而出、戴月未归的耕作日常,不仅是个体生存状态的写照,更悄然为后文的悲剧叙事埋下沉重伏笔。“陇亩丰盈满家喜”承接前文的耕耘,以“丰盈”二字绘出谷穗低垂、随风翻涌的丰收盛景。当一家人的笑脸终于在沉甸甸的田垄间舒展,当生存的希望随着谷穗的摇摆渐渐明晰,诗人却在此处蓄满了命运转折的张力——那随风起伏的不仅是成熟的禾黍,更是底层农人对生活最朴素的期待。“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如惊雷破云:苛捐杂税的骤增远超预期,一年血汗在租税的盘剥下化作乌有。当最后的收成被搜刮殆尽,为求活路的一家人不得不面临妻离子散的绝境。从披星戴月的耕耘到举家离散的悲怆,诗人以冷峻的笔触撕开盛世表象,让丰收图景与逃亡结局形成触目惊心的对照,在命运的大起大落间,谱写出一曲底层农人被现实碾碎的生存悲歌。

3. 作品点评

诗人笔触冷峻如刀,在字里行间刻满人间疾苦,对农人悲苦境遇的共情,早已随着犀利的文句浸透纸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张碧《农父》诗云:“运锄耕斸侵星起……”杜荀鹤《田翁》诗云:“白发垦星筋骨衰,种田犹自伴孙儿。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读之使人怆然。

《容斋五笔》

# 此二十八字,说尽当时劳动人民被剥削之苦。

《唐人绝句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送韩侍御之广德》

下一篇:唐·马戴《楚江怀古三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