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绣衣何足荣":过去的华丽绣衣哪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 何足荣:不足荣耀。,绣衣:指富贵荣耀的时候。《汉书》: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颜师古注:“衣以绣者,尊宠之也。”
"今宵贳酒与君倾":今天分别,我们借酒共饮才算豪爽快乐。
# 倾:尽,用尽。,贳酒:欠账喝酒,赊酒。贳:租借,赊欠。《汉书·高帝纪》:尝从王媪、武负贳酒。颜师古注:”贳,赊也。”陶渊明尝为彭泽县令,故用之比拟韩侍御。
"暂就东山赊月色":暂时借这东山上的明媚月色,
# 赊月色:指借来月色,大约当日并没有月亮。赊:赊欠。陆游《纵游归泊湖桥有作》诗:“村酒可赊常痛饮。”,就:副词,趁着。,暂:短时间。
"酣歌一夜送泉明":尽情歌唱一夜,让它送你到达广德。
# 泉明:即陶渊明。《野客丛书》:《海录碎事》谓渊明一字泉明,李白诗多用之,不知称渊明为泉明者,盖避唐高祖讳耳。犹杨渊之称杨泉,非一字泉明也。《齐东野语》:高祖讳渊,渊字尽改为泉。,酣歌:沉湎于歌乐,也指尽兴高兴。《南史·梁宗室萧恭传》:岂如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也。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介绍了韩侍御(韩歆)昔日身为侍御的荣耀,与被贬后前往广德隐居的今况,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描绘了李白赊酒、赊月色,在东山与众人“酣歌一夜”欢送韩歆的情景,并将韩歆比作陶渊明,表达了对韩歆的安慰与颂扬,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豪放乐观的性格。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韩侍御昔日身为侍御时的耀武扬威、富贵荣耀,与今日被贬去广德隐居的境遇进行对比,突出了其人生的巨大落差,也为后文的送别渲染了氛围。想象:诗人提出“赊月色”,月色本无形且无需购买,通过这一奇特想象,将无形的月色赋予可“赊”的具象,使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营造出独特而瑰丽的意境。用典:“谓渊明一字泉明“”李白诗多用之,不知称渊明为泉明者,盖避唐高祖讳耳,犹扬渊之称扬泉,非一字泉明也。”诗人有意此时把韩歆比作陶渊明。
3. 分段赏析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昔日”与“今宵”形成时间上的对比,“绣衣”指代韩侍御往日荣耀身份,“何足荣”点明诗人对过往尊荣的态度。“贳酒”“与君倾”则展现出当下李白对友人的情谊,不顾自身处境,以酒相待。此句通过对比手法,既写出韩侍御人生境遇的变化,也凸显出诗人重情不重名位的洒脱。“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赊月色”运用奇特想象,将无形月色赋予可操作的具象,营造出浪漫且富有诗意的氛围。“东山”作为地点,增添了文化底蕴。“酣歌一夜”描绘出送别时尽情欢歌的场景,诗人将韩歆比作陶渊明,赞颂其不慕荣利的品格,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与敬重,同时也展现出诗人豪放的性格和真挚的友情。
4. 作品点评
《送韩侍御之广德》是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从艺术特色来看,此诗想象大胆新奇,情感浓烈奔放,意境雄伟壮丽且充满奇幻色彩,语言则清新自然、明快流畅。
上一篇:唐·高适《金城北楼》
下一篇:唐·张碧《农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