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云如粉草如茵":温暖的云朵像粉色的粉末,地上的草如同柔软的垫子,
"独步长堤不见人":我独自漫步在长堤上,没有见到其他人。
"一岭桃花红锦黦":整座山岭的桃花像红色的锦缎,但已经有些褪色,
"半溪山水碧罗新":溪水一半的景色如同崭新的碧绿罗纱。
"高枝百舌犹欺鸟":高枝上的百舌鸟还在欺负其他鸟儿,
"带叶梨花独送春":带着叶子的梨花独自在送别春天。
"仲蔚欲知何处在":你若想知道我在哪里,
"苦吟林下拂诗尘":我正在树林下苦苦吟诗,拂去诗上的灰尘。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写作手法
比喻:“暖云如粉草如茵”将暖云比作粉色粉末,草比作垫子;“一岭桃花红锦黦,半溪山水碧罗新”把桃花比作褪色的红锦,溪水比作崭新的碧绿罗纱,形象地描绘出景色的特点。拟人:“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赋予百舌鸟“欺”的行为和梨花“送春”的情感,使画面更具生机和情感色彩。用典:“仲蔚”典出东汉张仲蔚,此处以张仲蔚指代张祜,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2. 分段赏析
首联“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描绘了残春时节温暖、美好的自然景色,同时点明自己独自漫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颔联“一岭桃花红锦黦,半溪山水碧罗新”,进一步描写山岭桃花和溪水景色,色彩鲜明,体现出残春景色虽有衰败但仍有清新之美。颈联“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通过百舌鸟欺鸟和梨花送春的描写,将自然景象拟人化,既表现出春天将逝的惆怅,又有生命的灵动。尾联“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点明寄友的主题,告知友人自己在树林下吟诗的状态。
上一篇:唐·赵嘏《喜张濆及第》
下一篇:唐·罗隐《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