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xiān
·
·
西
tàn
méi

朝代:元作者:杨朝英浏览量:3
xuě
qíng
tiān
bīng
jìng
wǎng
西
tàn
lǎo
xuě
qiáo
xiào
wáng
wéi
zuò
huà
jiǎn
méi
huā
duō
chù
duì
jiǔ
kàn
huā
xiào
qián
dàng
jiàn
zuì
dǎo
zài
西

译文

雪后初霁,天地仿佛一个巨大的冰壶,一片皎洁晶莹,我前往西湖去看梅,骑着小驴踏着雪渡过溪上的小桥。嘲笑王维的《雪中骑驴图》与这境界相差太远,拣几处好的梅景,在那里提壶饮酒。对着壶中的美酒,看着眼前花如笑颜般的倒影,倘若无钱饮酒,自然可以典当自己的宝剑来换酒喝,尽可醉倒在这西湖!

逐句剖析

"雪晴天地一冰壶":雪后初霁,天地仿佛一个巨大的冰壶,一片皎洁晶莹,

# 雪晴天地一冰壶:指雪后初晴,到处都是冰冻,人似在冰壶中。

"竟往西湖探老逋":我前往西湖去看梅,

# 老逋:指北宋诗人林逋,因其爱梅,故此代指梅花。

"骑驴踏雪溪桥路":骑着小驴踏着雪渡过溪上的小桥。

# 骑驴踏雪:这里用以表示自己亦学孟浩然,骑驴踏雪,寻梅吟诗。

"笑王维作画图":嘲笑王维的《雪中骑驴图》与这境界相差太远,

# 笑王维作画图:这里是说他画的雪景,还远不如眼底西湖的自然景色。王维,唐代诗人,大画家,擅长于写山水松石,绘有《雪溪图》和《雪里芭蕉图》。

"拣梅花多处提壶":拣几处好的梅景,在那里提壶饮酒。

# 提壶:倒酒。,拣:选择。

"对酒看花笑":对着壶中的美酒,看着眼前花如笑颜般的倒影,

"无钱当剑沽":倘若无钱饮酒,自然可以典当自己的宝剑来换酒喝,

# 当剑:把佩剑典当掉。当:典当。

"醉倒在西湖":尽可醉倒在这西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仙子·西湖探梅》乃元代杨朝英所作的一支曲。此曲巧妙翻新了踏雪寻梅这一传统题材。开篇以“老逋”代指梅花,暗寓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追慕,仿若追随北宋林逋那般钟情梅花。继而效仿孟浩然骑驴踏雪,悠然于寻梅之途。又笑王维即便痴心作画,恐也难绘眼前美景。最后如李白般洒脱,不惜当剑买酒,只为对酒赏花。诸般行径,无不彰显作者借探梅之举,意在追寻一种如冰心玉壶般纯净的人格,以及雅逸高洁的情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散曲家

杨朝英(1280?~1351?),元代散曲家。字英甫,号澹斋,青城(今四川)人。曾于世祖至元末、元贞初任郡守、郎中,后归隐。《太和正音谱》称“杨澹斋之词,如碧海珊瑚”。杨朝英的曲学贡献,主要在于辑编了《阳春白雪》和《太平乐府》(合称“杨氏二选”)二书。《全元散曲》辑存其小令二十七首,这些小令多为写景叹世之作。作品如《叨叨令·叹世》《清江引·秋深最好是枫树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出游赏梅的元曲。描绘了作者在雪后,沿着溪桥骑驴踏雪前往西湖孤山探寻梅花的全过程,营造出雪后天地洁白如冰壶般纯净、清幽的氛围。在寻得梅花繁茂之处后,作者对花饮酒、吟诗欢笑,直至最后醉倒在西湖边。通过这些描述,体现了作者在赏梅过程中的雅兴与惬意,表达了其清淡高雅的情趣。

2. 写作手法

比喻:“雪晴天地一冰壶”。此句将雪后天晴的天地比作一个冰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雪后天地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的特点,给人以直观且深刻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清冷、纯净的氛围,为全曲奠定了清新高雅的基调。借代:“竟往西湖探老逋”一句中,以北宋著名隐士林逋——“老逋”来代指梅花。林逋终生隐居西湖孤山,与梅鹤相伴,对梅花情有独钟,其形象已与梅花紧密相连。作者不直接言去赏梅,而是说去探访“老逋”,这种以人代花的表述,为全曲增添了别样的情致与韵味,不仅使梅花仿佛有了人格化的魅力,还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梅花的情感,如同对老友般亲切而热切,含蓄且富有诗意用典:“骑驴踏雪溪桥路”诗人借助孟浩然踏雪寻梅的典故,不着痕迹地将这一经典情境融入其中。通过这一典故,让读者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勾勒出那溪桥边如梦如幻、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仿佛能看到诗人如孟浩然一般,骑着毛驴,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缓缓前行,脚下冰层发出轻微的破冰声。诗人被眼前雪景深深吸引,时而驻驴凝视,沉浸在这一片银白世界与梅花的独特韵味之中,流连忘返。

3. 分段赏析

起句“雪晴天地一冰壶”,诗人以精妙的比喻为全曲奠定了基调。将雪后初晴的天地比作一个冰壶,形象地描绘出此时大自然清新洁净的特质。阳光洒在皑皑白雪之上,整个世界晶莹剔透,宛如一件精美的冰雕艺术品。这一比喻不仅勾勒出了视觉上的纯净之美,更营造出一种清冷、高洁的氛围,为后文的寻梅之旅渲染出了恰到好处的环境。同时,“雪”与“冰”的意象,自然地勾起了诗人对梅花的联想,为下句“竟往西湖探老逋”埋下伏笔。梅花斗雪迎寒而开,其坚韧、高洁的品格与冰雪相呼应,而北宋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梅为妻,其亲手所植之梅,在诗人心中想必更是高洁非凡,这便引发了诗人前往西湖寻梅的兴致。“骑驴踏雪溪桥路”一句,诗人借鉴孟浩然踏雪寻梅的典故,巧妙地借境抒情。让读者随着诗人的笔触,仿佛能看到他骑着毛驴,缓缓行进在覆盖着积雪的溪桥之上。那桥边潺潺流淌的溪水,在冰雪的映衬下更显清澈;四周银装素裹的世界,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骑驴破冰,踏雪而行,一路上留恋凝视,沉浸在这美妙的雪景之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此句不仅描绘了寻梅途中的雪景,更通过对诗人行动的刻画,展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陶醉。“笑王维作画图”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眼前雪景的赞美。王维以擅长绘画著称,其《雪溪图》更是传世名作,但在诗人眼中,眼前这溪桥雪景之美远胜王维笔下的画作。一个“笑”字,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自信与豪迈,不是风景如画,而是风景胜画。这种对自然美景的高度赞扬,不仅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眼光,更突出了眼前雪景的震撼与迷人之处。接下来数句“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描述了诗人寻到梅花之后的一系列行动。在梅花繁茂之处,诗人提起酒壶,对着娇艳的梅花饮酒、欢笑、吟诗。这一系列动作,将诗人的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无钱当剑沽”一句,更是将这种雅趣推向了高潮。当酒喝光、钱花尽之时,诗人竟毫不犹豫地打算当剑买酒,只为能继续沉醉在这梅花的美景之中。这一行为看似夸张,实则深刻地表现出梅花的魅力之大,诗人因花而醉,以自身的沉醉从侧面烘托出梅花的神韵与魅力。最后一句“醉倒在西湖”,画面感十足。诗人在尽情享受了赏梅、饮酒的乐趣之后,终于醉倒在西湖边。此时,诗人的精神与梅花的格韵已然合二为一。这一醉,醉出了诗人豪放潇洒的性情,醉出了他对淡泊生活的追求。他仿佛在与梅花的对话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马祖常《湖北驿中偶成》

下一篇:元·王吉昌《定风波·一寸丹心碎炼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