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盖茅斋":在依山傍水的地方盖起茅草小屋,
# 茅斋:茅盖的屋舍。
"旋买奇花赁地栽":随即买来奇花租地栽种。
"深耕浅种无灾害":耕地时深耕浅种,盼着收成没有灾害,
"学刘伶死便埋":学那刘伶,即便死了也埋在这山水间,
"促光阴晓角时牌":光阴催促着,清晨听号角,时刻看日影。
"新酒在槽头醉":新酿的酒在槽头散发香气,喝得大醉,
"活鱼向湖上买":鲜活的鱼儿从湖上买来,
"算天公自有安排":想来一切都是上天自有安排。
"雪晴天地一冰壶":雪后初晴,天地像一只冰清玉洁的水壶,
"竟往西湖探老逋":我索性前往西湖探访林逋。
# 老逋:指北京诗人林逋,因其爱梅,故此代指梅花。
"骑驴踏雪溪桥路":骑着驴子踏过溪上的雪桥小路,
"笑王维作画图":笑看王维若见此景,也该画出绝妙图画,
# 王维:唐代大诗人。
"拣梅花多处提壶":我拣选梅花繁多的地方,提壶饮酒。
# 提壶:倒酒。
"对酒看花笑":对着美酒,看着梅花,畅怀大笑,
"无钱当剑沽":即便没钱,也愿典当佩剑换酒喝,
# 当剑:把佩剑典当掉。
"醉倒在西湖":最后醉倒在西湖边。
"寿阳宫额得魁名":寿阳公主因梅花得美名,
# 得魁名:在科举考试中得第一。
"南浦西湖分外清":南浦和西湖的景色格外清澄。
"横斜疏影窗间印":梅花横斜的疏影映在窗间,
"惹诗人说到今":引得诗人从古至今吟咏不停,
"万花中先绽琼英":它在万花中最先绽放如琼玉般的花瓣。
"自古诗人爱":自古诗人都喜爱梅花,
"骑驴踏雪寻":哪怕忍着寒冷,也要骑着驴子在前面的村子里踏雪寻梅,
"忍冻在前村":哪怕忍着寒冷,也要在前面的村子里寻梅。
"闲时高卧醉时歌":闲暇时高枕而卧,喝醉时放声歌唱,
# 高卧:安卧;悠闲地躺着。
"守己安贫好快活":坚守本份、安于贫穷,日子格外快活。
"杏花村里随缘过":在杏花村里随遇而安地生活,
"胜尧夫安乐窝":胜过邵尧夫的安乐窝,
"任贤愚后代如何":任凭后世之人谁贤谁愚。
"失名利痴呆汉":那些为了名利奔波的人如同痴呆汉,
"得清闲谁似我":世上谁能像我这样得享清闲,
"一任他们外风波":任凭外界风波迭起,我自岿然不动。
"六神和会自安然":身心和谐,自然安宁坦然,
"一日清闲自在仙":一日清闲,就如同自在神仙。
"浮云富贵无心恋":富贵如浮云,我心中毫无留恋,
"盖茅庵近水边":在水边盖起茅草庵,
# 茅庵:茅庐;草舍。
"有梅兰竹石萧然":庵旁有梅兰竹石,萧索雅致。
"趁村叟鸡豚社":趁着村叟们举办鸡豚社日,
"随斗牛儿沽酒钱":跟着牧童去赊酒钱,
"直吃到月坠西边":直喝到月亮坠落西边。
"黄金散尽学风流":散尽黄金想学风流生活,
"学得风流两鬓秋":等学得风流时,两鬓已染秋霜。
"笑煞那看钱奴枉了干生受":可笑那守财奴白白辛苦一生,
"我觑荣华似水上沤":我看荣华富贵就像水上的泡沫,
"则不如趁中年散诞优游":不如趁中年时闲散逍遥。
"斟绿酒低低的劝":轻轻劝饮杯中绿酒,
"殢红妆慢慢的讴":听美人缓缓吟唱,
"醉时节锦被里舒头":喝醉后就在锦被里舒服地伸头安睡。
# 锦被:锦缎披巾。
"灯花占信又无功":灯花预报喜讯又落了空,
"鹊报佳音耳过风":喜鹊报的佳音也像风一样飘过耳边。
# 鹊报佳音:古人相信喜鹊传报喜讯。
"绣衾温暧和谁共":绣被温暖,却能和谁共眠?
"隔云山千万重":隔着千万重云山,
"因此上惨绿愁红":因此心中满是愁绪,看草绿花红都觉惨淡。
# 惨绿愁红:由于思妇心头的苦闷,把红花绿叶等美好的东西都看成惨愁的景象。
"不付能博得个团圆梦":好不容易做了个团圆梦,
# 不付能:等于说“方才”“刚才”。
"觉来时又扑个空":醒来时却又是一场空,
"杜鹃声又过墙东":墙外东边又传来杜鹃的啼鸣声。
"自足杏花村里旧生涯":在杏花村里过着旧日的生活,
"瘦竹疏梅处士家":这是竹瘦梅疏的隐士之家。
# 处士:隐士。
"深耕浅种收成罢":深耕浅种,收成完毕,
"酒新篘鱼旋打":新酿的酒、刚捕的鱼,
# 鱼旋打:鱼刚刚打起。,酒新篘:滤酒的器具。
"有鸡豚竹笋藤花":还有鸡豚、竹笋、藤花。
# 豚:小猪。
"客到家常饭":客人来了,用家常饭招待,
"僧来谷雨茶":僧人来了,奉上谷雨时节的新茶,
# 谷雨茶:谷雨节前采摘的春茶。
"闲时节自炼丹砂":闲暇时便自己修炼丹砂。
# 炼丹砂:古代道教提倡炼丹服食,以延年益寿。丹砂:即朱砂,矿物名,水银和硫磺的化物,道家炼丹多用。
"东湖所见东风深处有娇娃":东风吹拂的深处,有个美丽少女,
"杏脸桃腮鬓似鸦":脸如杏花般娇艳,腮似桃花般粉嫩,鬓发乌黑如鸦羽。
# 杏脸桃腮: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见人羞行入花阴下":她见人害羞,躲进花阴下,
"笑吟吟回顾咱":却又笑吟吟地回头看我,
"惹诗人纵步随他":惹得我这个诗人快步追随她。
"见软地儿把金莲印":看见她在软泥地上踩出金莲般的脚印,
"唐土儿将绣底儿踏":绣鞋底儿沾了尘土,
"恨不得双手忙拿":我恨不得双手连忙去搀扶。
元代散曲家
杨朝英(1280?~1351?),元代散曲家。字英甫,号澹斋,青城(今四川)人。曾于世祖至元末、元贞初任郡守、郎中,后归隐。《太和正音谱》称“杨澹斋之词,如碧海珊瑚”。杨朝英的曲学贡献,主要在于辑编了《阳春白雪》和《太平乐府》(合称“杨氏二选”)二书。《全元散曲》辑存其小令二十七首,这些小令多为写景叹世之作。作品如《叨叨令·叹世》《清江引·秋深最好是枫树叶》。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描绘了一种惬意的隐居生活。“依山傍水盖茅斋,旋买奇花赁地栽”,作者选择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建造茅斋,还买来奇花租地栽种,展现出对居住环境的用心营造,充满自然情趣。“深耕浅种无灾害,学刘伶死便埋”,写农耕生活,深耕浅种希望没有灾害,又以刘伶“死便埋”的典故,体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促光阴晓角时牌”,时光在晓角和时牌的催促中流逝,暗含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新酒在槽头醉,活鱼向湖上买,算天公自有安排”,新酒酿成便醉饮,湖上买来活鱼,最后认为一切自有天公安排,表现出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第二首写雪后游西湖的情景。“雪晴天地一冰壶”,雪后天地如同冰壶般洁白晶莹,描绘出雪后西湖的纯净之美。“竟往西湖探老逋”,前往西湖探访林逋,表现出对隐士的追慕。“骑驴踏雪溪桥路,笑王维作画图”,骑驴踏雪而行,笑说王维的画作也难以描绘此景,既写出了踏雪寻梅的雅兴,又以王维画作作比,突出景色之美。“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在梅花多的地方提壶饮酒,对花而笑,即便没钱也要当剑买酒,直至醉倒在西湖,展现出一种放达不羁、沉醉于自然美景的情怀。第三首围绕梅花展开。“寿阳宫额得魁名,南浦西湖分外清”,用寿阳公主额上落梅得魁的典故,点明梅花的声名,南浦西湖因梅花而格外清丽。“横斜疏影窗间印,惹诗人说到今,万花中先绽琼英”,梅花横斜的疏影印在窗间,引得诗人从古说到今,在万花中最先绽放,突出梅花的风姿与品格,深受诗人喜爱。“自古诗人爱,骑驴踏雪寻,忍冻在前村”,自古诗人喜爱梅花,即便忍冻也要骑驴踏雪在前村寻觅,进一步强调诗人对梅花的钟情。第四首表达了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闲时高卧醉时歌,守己安贫好快活”,闲暇时高卧,醉酒时歌唱,守己安贫却很快活,直接点明主旨。“杏花村里随缘过,胜尧夫安乐窝”,在杏花村随遇而安地生活,胜过邵尧夫的安乐窝,突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任贤愚后代如何。失名利痴呆汉,得清闲谁似我,一任他们外风波”,不管后代贤愚如何,认为失去名利的是痴呆汉,谁也不如自己得清闲,任凭外界风波变幻,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清闲生活的自得。第五首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六神和会自安然,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谐便安然,一日清闲就如神仙,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清闲的可贵。“浮云富贵无心恋,盖茅庵近水边,有梅兰竹石萧然”,无心留恋富贵,在水边盖茅庵,周围有梅兰竹石,环境萧然雅致,体现出对淡泊生活的追求。“趁村叟鸡豚社,随斗牛儿沽酒钱,直吃到月坠西边”,趁着村叟的鸡豚社,跟着牧童去凑酒钱,一直吃到月亮西坠,描绘出与村民同乐、尽情畅饮的生活场景,充满生活气息。第六首写对风流生活的追求与对名利的轻视。“黄金散尽学风流,学得风流两鬓秋”,散尽黄金去学风流,等到学得风流时两鬓已斑白,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笑煞那看钱奴枉了干生受,我觑荣华似水上沤”,嘲笑看钱奴白白辛苦一生,自己视荣华如水上泡沫,表现出对守财奴的讥讽和对荣华的轻视。“则不如趁中年散诞优游。斟绿酒低低的劝,殢红妆慢慢的讴,醉时节锦被里舒头”,认为不如趁中年散诞优游,斟酒劝饮,听红妆慢歌,醉后在锦被里舒头,展现出一种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第七首表达了思念与失落之情。“灯花占信又无功,鹊报佳音耳过风”,以灯花报信不灵、鹊报佳音成风,写出对音讯的期盼与失望。“绣衾温暧和谁共?隔云山千万重”,绣衾温暖却无人共眠,两人相隔千万重云山,突出孤独与距离的遥远。“因此上惨绿愁红。不付能博得个团圆梦,觉来时又扑个空,杜鹃声又过墙东”,因此而愁绪满怀,好不容易做个团圆梦,醒来却又是空,杜鹃声又过墙东,更添愁思,通过景物和梦境的描写,表达出深切的思念与失落之感。第八首描绘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自足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在杏花村过着自足的旧生涯,是瘦竹疏梅相伴的处士之家,点明生活环境与身份。“深耕浅种收成罢,酒新篘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深耕浅种收获后,新酿的酒、现打的鱼,还有鸡豚竹笋藤花,展现出生活的富足与丰富。“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客来以家常饭相待,僧来奉以谷雨茶,闲暇时自炼丹砂,体现出生活的简朴与闲适,以及对养生的追求。第九首写在东湖见到美女的情景。“东风深处有娇娃,杏脸桃腮鬓似鸦”,东风深处有位娇娃,杏脸桃腮鬓发如鸦羽,描绘出美女的容貌。“见人羞行入花阴下,笑吟吟回顾咱”,见人害羞走入花阴下,又笑吟吟回头看“咱”,展现出美女的娇羞与可爱。“惹诗人纵步随他。见软地儿把金莲印,唐土儿将绣底儿踏,恨不得双手忙拿”,引得诗人纵步跟随,看见她在软地留下金莲印,在泥土上踏下绣底痕,恨不得双手忙拿,表现出诗人对美女的喜爱与痴迷,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情趣。
上一篇:元·方行《赠相虚中上人》
下一篇:元·王冕《发古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