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ǔ
zhōng
xuē
tāo
jiào
shū

朝代:唐作者:胡曾浏览量:1
wàn
qiáo
biān
jiào
shū
huā
xià
mén
sǎo
méi
cái
jīn
shǎo
guǎn
lǐng
chūn
fēng
zǒng

译文

在万里桥畔住着一位很有才华的歌妓,枇杷花环绕着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丛中,她闭门深居。像她那样有才华的女子,在今天已经很少了,即使那些能完全领略文学高妙意境的人,总也有点不如她。

逐句剖析

"万里桥边女校书":在万里桥畔住着一位很有才华的歌妓,

# 万里桥:在成都南。古时蜀人入吴,皆取道于此。三国时费祎奉使往吴,诸葛亮相送于此,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此得名。

"枇杷花下闭门居":枇杷花环绕着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丛中,她闭门深居。

# 闭门:一作寄闲。,枇杷:乔木名,果实亦曰枇杷。据《柳亭诗话》,这是与杜鹃花相似的一种花,产于骆谷,本名琵琶,后人不知,改为“枇杷”。

"扫眉才子于今少":像她那样有才华的女子,在今天已经很少了,

# 于今少:一作知多少。于今,一作无多。,扫眉才子:泛指从古以来的女才子们。扫眉,画眉。

"管领春风总不如":即使那些能完全领略文学高妙意境的人,总也有点不如她。

# 管领春风:犹言独领风骚。春风,指春风词笔,风流文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蜀中薛涛校书》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一作胡曾诗。内容上,首句点明薛涛住处,次句描绘其幽居环境,后两句盛赞薛涛才情。运用烘托,以“万里桥”“枇杷花”等意象烘托薛涛的高雅;采用对比,将薛涛与众多才子才女对比,突出其才情出众。前两句“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描绘薛涛居住在万里桥边,于枇杷花荫中幽居,暗示其高雅品格;后两句“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直言薛涛才情当世少有,无人能及。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在赞美诗中独具特色,既展现了薛涛的才情风貌,也体现了王建的诗歌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胡曾(?~?),唐代诗人。号秋田,邵阳(今属湖南)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后入蜀,为路岩、高骈诸人幕僚。其诗托古讽今,意存劝戒,通俗明快,以咏史诗见长。他依据儒家正统思想评述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所作《咏史诗》3卷,收150首,皆七绝,常被后来讲史小说所引用。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寄蜀中薛涛校书》由王建所作,约创作于唐宪宗元和(805-820)年间。薛涛在当时以辩慧工诗闻名,深受文士倾慕。王建与薛涛在成都有交集,他欣赏薛涛的才华,遂作此诗相赠,以表达对薛涛才情的赞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赠别赞美诗。描绘了薛涛在万里桥边枇杷花里幽居的情景,表达了对薛涛卓越才情的赞美。借对薛涛居住环境及才情的描述,写出了对她的钦佩与赞赏。

2. 写作手法

开门见山:“万里桥边女校书”一句,开篇便直接点明诗中所写之人—位于万里桥边的女校书薛涛,没有任何铺垫与迂回。既清晰交代了薛涛所处之地,又明确其身份,让读者迅速了解诗歌的核心人物,简洁有力,直入主题,为后文对薛涛的进一步描绘与赞美奠定基础。想象​:“枇杷花里闭门居”,诗人通过想象,描绘出薛涛在枇杷花丛环绕的居所中闭门幽居的画面。读者虽未亲眼目睹这一景象,但在诗人的引导下,脑海中能浮现出薛涛在静谧、优美的环境中,独自沉浸于诗书创作或静思的场景。这种想象不仅丰富了诗歌内容,更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侧面烘托出薛涛高雅的气质与独特的生活情趣。​用典​:“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扫眉才子”运用了典故,用以指代有才华的女子。这里诗人用此典,将薛涛与众多有才华的女子相比较,直言其他才女都比不上薛涛。既夸赞了薛涛才华出众,又使诗歌语言更具文化底蕴与表现力,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对薛涛的高度赞美之情。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万里桥边女校书”,直接点明薛涛的身份与居所,既饱含尊敬之意,又巧妙交代地点,起笔沉稳而庄重。据说薛涛在蜀地时偏爱种植菖蒲,菖蒲开花实属难得,一旦花开,古人便视之为祥瑞,如同五彩祥云般珍贵,元稹就曾有“菖蒲花发五云高”的诗句。后来她迁至碧鸡坊,又栽种枇杷。“枇杷花里闭门居”一句,呈现出的意象清新秀丽。杜鹃花开时绚烂多姿,由此可想象枇杷花开时的繁茂明艳。薛涛幽居于此,宛如仙子般超凡脱俗。“闭门居”三个字,不仅传递出一种高雅静谧的韵味,更蕴含着“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深意,与后面两句在情感和意境上紧密相连。诗的结尾“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扫眉才子”巧妙化用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在此将古往今来的才女们作为薛涛的衬托。实际上,不只是才女难及薛涛,当时爱慕薛涛的才子众多,甚至到了“个个公卿欲梦刀”的程度,然而他们的才情也鲜能超越薛涛。薛涛不仅在诗歌创作上造诣深厚,书法方面也颇有建树。

4. 作品点评

《寄蜀中薛涛校书》巧妙地将场景描写、人物刻画与议论抒情熔于一炉。词人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薛涛幽居的场景,用精炼文字完成对其形象的塑造,并在议论抒情中倾注对薛涛才华的赞叹,字里行间皆是对人物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整首诗情感体察细致入微,于精妙的构思与情感表达中,彰显出词人韵味悠长的写作风格,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谓薛涛也,因为名。

清宋长白《柳亭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胡宿《残花》

下一篇:唐·杜甫《树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