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zhú
zhǔ
rén
suǒ
zhú
suǒ
shī
fèng
jiǎn
shǒu
sān

朝代:元作者:黄公望浏览量:3
zhú
xíng
chú
cháng
zhǔn
bèi
zhuó
láo
yòng
nǎo
lín
wén
zhāng
zūn
zhāo
zhāo
zuì
huā
guǒ
yuán
lín
chù
chù
chūn

译文

在翠绿的竹林里面,准备饮食的器具和餐食常常都已备好,浑浊的酒不必因为(饮用它)而让邻居感到厌烦困扰。诗文与酒宴日日沉醉,花果园林处处都是春色。

逐句剖析

"竹里行厨常准备":在翠绿的竹林里面,准备饮食的器具和餐食常常都已备好,

"浊醪不用恼比邻":浑浊的酒不必因为(饮用它)而让邻居感到厌烦困扰。

"文章尊俎朝朝醉":诗文与酒宴日日沉醉,

"花果园林处处春":花果园林处处都是春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梧竹主人所和竹所诗奉简四首(其三)》是元代黄公望所作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园林中宴饮的场景,“竹里行厨常准备,浊醪不用恼比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田园生活中随时能准备好饮食、尽情饮酒且邻里关系和谐融洽的闲适状态;“花果园林处处春”则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园林中处处洋溢着春日生机与活力的景象,营造出欢快、愉悦的氛围。诗歌语言自然明快,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出黄公望诗歌创作中质朴自然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画家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名陆坚,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晚号井西老人,常熟(今属江苏)人。曾为中台察院掾吏,一度入狱,后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以占卜谋生。黄公望工书法,通音律,能散曲,擅画山水,得赵孟𫖯指授,宗法董源、巨然,兼参李成法。其喜用书法中的草籀之法,笔意简远逸迈,有水墨和浅绛两种面貌,画作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作品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他与吴镇、倪瓒、王蒙是元代山水画代表画家,合称“元四家”,他们都追求疏淡的意趣,讲究笔墨的表现力,注重水墨的运用,对明、清两代的文人山水画有深远影响。代表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丹崖玉树图》《九峰雪霁图》等。其诗作有如《顾恺之秋江晴嶂图》《苏东坡竹》《荆洪谷楚山秋晚图》等。黄公望总结前人和自己的山水画创作经验,撰著了《写山水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竹里行厨常准备”,“竹里”点明了场景的清幽雅致,竹林环绕,隔绝了尘世的喧嚣。“行厨”指便携的厨具,暗示着诗人与友人相聚无需刻意布置,随性自然。“常准备”则说明这样的相聚并非偶然,而是生活中的常态,体现出诗人与友人交往的频繁和亲密。在这样的环境中准备酒菜,没有世俗的应酬之累,只有亲友相聚的轻松自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满足与享受。“浊醪不用恼比邻”,“浊醪”指的是味道醇厚的粗酒,没有精致美酒的讲究,反而更显生活的质朴与真实。“不用恼比邻”传递出诗人与邻里相处的和谐融洽,既不必担心饮酒作乐会打扰到邻居,也无需为邻里间的琐事烦忧。这一句看似平淡,却细致地勾勒出诗人平和豁达的心境,不被生活中的小困扰所牵绊,专注于当下的自在与安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文章尊俎朝朝醉”,“文章”体现了文人相聚时的精神交流,赋诗作文是他们交往的重要内容;“尊俎”代指宴饮,是相聚时的物质载体。“朝朝醉”并非指真的每日都沉醉不醒,而是形容诗人与友人们常常相聚,在饮酒畅谈、吟诗作对中流连忘返,沉浸在这种既有美酒相伴、又有知音共赏的惬意时光里。这一句既写出了文人雅士的交往乐趣,也展现了他们精神生活的充实与愉悦。“花果园林处处春”,“花果园林”具体描绘了园中景象:各色花朵绽放,果实挂满枝头,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处处春”不仅点明了时节的春意盎然,更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园林中的每一处景致都充满了春天的活力,这份自然的生机与诗人闲适的生活相互映衬,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眼前这片园林、这种生活的深深喜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由衷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赵可《雨中花慢 代州南楼》

下一篇:元·王丹桂《小重山 述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