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āng
diào
·
·
diàn
殿
qián
huān

朝代:元作者:徐再思浏览量:3
diào
钓台
钓台
tái
diào
tái
biàn
便
yún
ān
wěn
yún
tái
rén
tóng
chéng
ài
tài
shǐ
shòu
zāi
sān
tái
zǎi
xiàng
jiē
bǎi
liǎng
huáng
jīn
dài
wàn
zhàng
fēng
hǎi
zhēng
xiū
shèng
guī
lái
yáng
杨总管
杨总管
zǒng
táng
chén
jīng
lún
zhǎn
zhì
shēn
yāo
jiān
dǒu
huáng
jīn
yìn
zhì
zài
xīn
mín
wén
zhāng
hàn
yún
tāo
lüè
gōng
jǐn
xūn
shāng
yǐn
fān
táo
liǎng
lín
guān
观音山眠松
观音山眠松
yīn
lǎo
cāng
lóng
guāi
gāo
shān
zhōng
suì
hán
xīn
kěn
wéi
liáng
dòng
cuì
wān
yán
yǎng
xiāng
cóng
qín
huáng
jiù
fēng
jìng
jié
nián
zhòng
dīng
dāng
shí
mèng
bàn
míng
yuè
zhěn
qīng
fēng

译文

钓台严子陵的钓鱼台,虽不高耸却比云台(功臣台)更安稳。与故人同榻而眠有何妨,太史公(司马迁)却因忧患消瘦。即便位至三台宰相,腰缠百两金带,终究要面对宦海万丈风波。不如归隐,胜过奔波仕途。杨总管这位翰林高官(杨总管),抱负远大而施展才华。腰间挂着斗大的黄金官印,立志教化百姓。文采可比扬雄(子云),谋略如周瑜,功业似商朝伊尹。最终却只落得“桃李满门”的虚名,官服上的“麒麟”绣纹。观音山眠松苍松如老龙,避世高卧山中。它怀有松柏之志却不愿做栋梁,只与翠蔓相依。曾受秦皇封禅,陶渊明(靖节)什么时候栽种?亦是丁固梦中所见之吉兆,如今唯有明月映溪,清风伴枕的隐逸之乐。

逐句剖析

"【":钓台

"钓鱼台":严子陵的钓鱼台,

# 钓鱼台:即严子陵钓台。

"便齐云安稳似云台":虽不高耸却比云台(功臣台)更安稳。

# 云台:是东汉洛阳南宫的一个台名,是显宗孝明帝图画中兴二十八将的地方,与西汉麒麟阁相似。大臣能人图云台,是一种殊荣。

"故人同榻成何碍":与故人同榻而眠有何妨,

"太史瘦哉":太史公(司马迁)却因忧患消瘦。

# 太史:即指奏客星犯御座的官员。

"三台宰相阶":即便位至三台宰相,

# 三台:星座名,象征人间朝廷中的三公之位。

"百两黄金带":腰缠百两金带,

"万丈风波海":终究要面对宦海万丈风波。

"争如休去":不如归隐,

"胜似归来":胜过奔波仕途。

# 归来:指归隐,用陶渊明“归去来兮”典故。

"【":杨总管

"玉堂臣":这位翰林高官(杨总管),

"经纶大展致其身":抱负远大而施展才华。

"腰间斗大黄金印":腰间挂着斗大的黄金官印,

"志在新民":立志教化百姓。

"文章汉子云":文采可比扬雄(子云),

"韬略吴公瑾":谋略如周瑜,

"勋业商伊尹":功业似商朝伊尹。

"一番桃李":最终却只落得“桃李满门”的虚名,

"两字麒麟":官服上的“麒麟”绣纹。

"【":观音山眠松

"老苍龙":苍松如老龙,

# 老苍龙:指古老的苍松。《格物总论》:“松树磥柯多节,皮极之粗厚,望之如龙鳞。”

"避乖高卧此山中":避世高卧山中。

# 避乖:元离红尘。乖,抵触。

"岁寒心不肯为梁栋":它怀有松柏之志却不愿做栋梁,

# 岁寒心: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指其具有抵御严寒的意志。故常以喻在困顿中保持高尚的节操。

"翠蜿蜒俯仰相从":只与翠蔓相依。

# 翠蜿蜒俯仰相从:谓青藤缠绕在松树上,沿松树而俯仰。

"秦皇旧日封":曾受秦皇封禅,

# 秦皇旧日封:《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乃上泰山,立石封词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靖节何年种":陶渊明(靖节)什么时候栽种?

# 靖节何年种: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其《归去来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抚孤松而盘桓”等字句。

"丁固当时梦":亦是丁固梦中所见之吉兆,

# 丁固当时梦:丁固,字子贱,三国吴人。《吴书》记载:丁因任尚书时,曾梦见松树生于其腹上,语人云:“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后果然官至大司徒。

"半溪明月":如今唯有明月映溪,

"一枕清风":清风伴枕的隐逸之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双调·殿前欢》是元代散曲家徐再思的作品,由三首小令组成,分别以“钓台”“杨总管”“观音山眠松”为题,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风波的清醒认知。第一首“钓台”,开篇以东汉严子陵隐居的钓台起兴,将钓台与云台(汉代功臣阁)对比,表达“休官归隐胜于仕途风波”的价值观。“三台宰相阶,百两黄金带”与“万丈风波海”形成强烈反差。‌第二首“杨总管”,描写理想化的官员形象,既有扬雄的文采、周瑜的韬略,又有伊尹的功业,最终以“桃李”“麒麟”喻美政遗泽。‌第三首“观音山眠松”,以拟人手法写松树拒绝为栋梁之材,暗喻隐士品格。作者巧妙化用陶渊明(靖节)归隐田园的典故,以及丁固“松生腹上”的梦境传说,通过历史人物的选择与命运,展现对仕途的批判态度。末句“半溪明月,一枕清风”描绘出超脱尘世的自然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散曲作家

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曾任嘉兴路吏,以擅写散曲名世。其散曲以悠闲生活与闺情春思、恋情、江南自然景物、归隐等题材为主,也有一些赠答、咏物为题的作品。徐再思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合辑二人散曲作品为《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代表作品有《水仙子·夜雨》《蟾宫曲·春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是一组抒怀言志的元代散曲。通过钓台、明月、清风等景象,将“黄金印”“麒麟”等功名意象与隐逸意象对照,营造出超脱淡泊的意境,表达了厌弃功名、向往自然的情怀。

2. 写作手法

用典:本诗用典突出,切贴运用大量典故,“靖节何年种”一句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典故,院子里的小路已经荒芜,但松树和菊花依然生长在那里,陶渊明以松菊象征隐士的高洁品格,体现坚贞不屈的君子人格。在此以松喻人,既延续了陶渊明“松菊犹存”的隐逸书写传统,又通过“不肯为梁栋”的表述,强化了拒绝仕进、甘守清贫的志趣。

3. 分段赏析

钓台篇这首散曲以严子陵垂钓处(钓台)为题材,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钓鱼台,便齐云安稳似云台”用比喻手法,将钓台比作高耸入云的云台,突出其超然世外的意境。“故人同榻成何碍,太史瘦哉”借用严子陵与汉光武帝同榻而眠却傲然不屈的典故,表现隐士的高洁品格。“三台宰相阶,百两黄金带,万丈风波海”通过“三台宰相阶”“万丈风波海”等对比,凸显官场的险恶,最后“争如休去,胜似归来”直抒胸臆,表达归隐的豁达态度。杨总管篇这首散曲歌颂了一位有抱负的官员。“玉堂臣”点明其身份,“经纶大展致其身”赞其才能出众。“腰间斗大黄金印”以夸张手法表现其显赫地位,“志在新民”则揭示其为民服务的志向。“文章汉子云,韬略吴公瑾,勋业商伊尹”借用周瑜、商伊尹等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赞美其文韬武略和功绩。“一番桃李,两字麒麟”以桃李喻人才,麒麟象征祥瑞,表达对其德政的肯定。观音山眠松篇这首散曲以松树为描写对象,赋予其人格化的特征。“老苍龙”将古松比作苍龙,突出其威严与生命力。“避乖高卧此山中”写松树远离世俗的姿态,“岁寒心不肯为梁栋”化用“岁寒三友”的典故,表现其不慕荣利的品格。“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通过秦皇封松、陶潜种柳、丁固梦松等历史典故,增添沧桑感,最后“半溪明月,一枕清风”以清新自然的画面收尾,体现隐逸生活的恬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张雨《烛影摇红 红梅》

下一篇:元·王恽《浣溪沙 内黄道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