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比花枝解语":面容比那解语的花枝还柔美,
"眉横柳叶长疏":眉毛像横斜的柳叶般细长疏朗。
"想着雨和云":想着那欢爱之事,
"朝还暮":从早到晚都这样,
"但开口只是长吁":一开口却只有声声长叹。
"纸鹞儿休将人厮应付":别像风筝一样敷衍我,
"肯不肯怀儿里便许":肯或不肯都要在心里给个准话。
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关汉卿(1230?~1300?),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又有祁州(今河北安国)人、解州(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人诸说。约生于金末,卒于元。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方面地揭示了金元时代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王瑞兰等多种典型的妇女形象。剧作大多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词本色而精练。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十多种,《哭香囊》《春衫记》《孟良盗骨》三种仅存残曲。
1. 分段赏析
“面比花枝解语,眉横柳叶长疏”两句是刻画女子的外貌。“面比花枝解语”以能解人意的花枝为喻,极言女子面容如花般柔美灵动,暗含其温婉可人的气质;“眉横柳叶长疏”将眉形比作横斜的柳叶,“长疏”二字既写眉形修长疏淡,又暗透眉梢间萦绕的愁绪——美貌与愁态并现,既描形又写心,为后文相思之情埋下伏笔,语言清丽而含蓄,于柔美意象中见女子内心的起伏。“想着雨和云,朝还暮,但开口只是长吁”三句是描写女子的相思情态。“雨和云”化用宋玉《高唐赋》典故,代指男女欢爱,“朝还暮”写从早到晚情思不断,见相思之深、执念之切;“但开口只是长吁”以“长吁”这一动作细节收束,将满腹衷肠化作无奈叹息——千言万语凝于一叹,既见思念的缠绵悱恻,又显求而不得的怅惘,语言直白如口语,却于平淡叙事中见浓烈情致。“纸鹞儿休将人厮应付”一句是女子对感情的控诉。“纸鹞儿”即风筝,此处喻指对方如纸鹞般飘忽、敷衍的态度,“厮应付”直言被虚情假意对待的不满,“休将”二字斩截有力,是对敷衍行为的痛斥——以市井常见之物作比,语言俚俗泼辣,将女子对虚情的厌恶直白托出。“肯不肯怀儿里便许”收束全曲,直抒女子对真心的渴求。“肯不肯”以问句逼问对方态度,“怀儿里便许”谓真心实意地相许,摒弃一切虚浮敷衍,只求坦诚相待——前句斥虚伪,此句求真诚,情感从愤怒转为迫切,“便许”二字带着破釜沉舟的果决,将女子敢爱敢恨的性情和盘托出,语言通俗却饱含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