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忙莺乱斗寻芳":燕子忙碌、黄莺纷乱,争着寻觅芬芳的花朵。
"谁得一枝香":谁能得到一枝花香呢。
"自是玉心皎洁":自然是那颗像美玉般洁白纯净的心,
"不随花柳飘扬":不会随着花柳一同飘拂飞扬。
"明朝去也":明天就要离去了,
"燕南赵北":将去往燕南赵北这些地方,
"水远山长":那里山水遥远漫长。
"都把而今欢爱":只好把如今的欢乐与爱恋,
"留教后日思量":留待日后去思念回想。
元代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白朴(1226~1306?),元代戏曲作家。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终身未仕。白朴经历国破家亡之难,采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闭门读书,后放浪诗酒、漫游山水、吟诗作文度过一生。白朴是元朝初年最早从事杂剧创作的文人之一,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他在继承唐宋传统文学的基础上,革新了文体,所创作的作品,既保留了元杂剧的通俗易懂,又不失文学艺术性,对元曲的发展成熟作出巨大贡献。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六种,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三种,前两种为元杂剧名著,另有《流红叶》《箭射双雕》各存曲词一折,有词集《天籁集》。
1.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燕忙莺乱斗寻芳”一句,作者巧妙运用“忙”“乱”“斗”这三个极具表现力的字,生动形象地勾勒出燕子穿梭、黄莺飞舞,在春日里争相寻觅芬芳花朵的热闹场景,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处景物描写细致入微,语言风格轻快活泼,充满了动态感。紧接着,“谁得一枝香”以一句设问承接上文,既延续了寻芳的情境,又引发读者思考,让画面多了几分悬念。而“自是玉心皎洁,不随花柳飘扬”则笔锋一转,由景及人,作者以“玉心皎洁”比喻,将人的品格比作洁白无瑕的美玉,鲜明地表现出一种不与世俗花柳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真挚而强烈。下片,“明朝去也,燕南赵北,水远山长”直接点明了即将离别的情境,“燕南赵北”写出了离别后去往的地域之广,“水远山长”则凸显了路途的遥远,作者借助这些景物,巧妙地烘托出离别时的不舍与惆怅之情,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浓浓的深情。最后,“都把而今欢爱,留教后日思量”一句直抒胸臆,将当下的欢乐与爱恋,与日后的思念紧密相连,进一步加深了离别后的眷恋之情,也让读者更清晰地体会到词中蕴含的离别之愁与坚守之情的主题。
上一篇:元·杨维桢《箕斗歌》
下一篇:元·马钰《玩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