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uè
qiáo
xiān
·
·
dài
yuè

朝代:元作者:完颜亮浏览量:2
tíng
bēi
tíng
děng
hòu
yín
chán
chū
hǎi
zhī
chù
piàn
yún
lái
zuò
tōng
tiān
zhàng
ài
qiú
rán
niǎn
duàn
xīng
móu
zhēng
liè
wéi
hèn
jiàn
fēng
kuài
huī
jié
duàn
yún
yāo
kàn
cháng
é
tài

译文

停下手中的酒杯不再举起,停止了歌声不再吟唱,一心等候着月亮从海面升起。不知道从哪里飘来一片云,做成了这么大、通天的阻碍。把卷曲的胡须都捻断,把眼睛都瞪得要裂开,只恨手中的剑锋不够锋利。要是能一挥剑就斩断那紫云的腰肢,仔细地观赏、嫦娥的姿态。

逐句剖析

"停杯不举":停下手中的酒杯不再举起,

"停歌不发":停止了歌声不再吟唱,

"等候银蟾出海":一心等候着月亮从海面升起。

# 银蟾:指月亮。古传说月中有蟾蜍,所以称月为蟾。韩琦诗:“西园宴集偏宜夜,坐看圆蟾过丽谯。”

"不知何处片云来":不知道从哪里飘来一片云,

"做许大、":做成了这么大、

# 许:如此,这样。

"通天障碍":通天的阻碍。

"虬髯撚断":把卷曲的胡须都捻断,

# 撚:一作“捻”。,虬髯:卷曲如虬的须髯。虬,传说中龙的一种。

"星眸睁裂":把眼睛都瞪得要裂开,

# 星眸:像星一样明亮的眸子,泛指明亮的眼睛。

"唯恨剑锋不快":只恨手中的剑锋不够锋利。

"一挥截断紫云腰":要是能一挥剑就斩断那紫云的腰肢,

"仔细看、":仔细地观赏、

"嫦娥体态":嫦娥的姿态。

# 嫦娥:此处代指月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鹊桥仙・待月》是金朝皇帝完颜亮的词作。上片描绘待月时被云遮阻的情景,下片以欲挥剑截云观月的想象,字里行间暗藏凌厉杀气,生动勾勒出其骄横霸气、不可一世的帝王形象。此词特色鲜明,全无矫饰雕琢之辞,摒弃文词常见的酸腐柔弱与脂粉气息,通篇以质朴自然之语,尽显英豪仗剑、睥睨天下的雄豪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中秋赏月之际,浮云蔽月,完颜亮突发奇想而作此词。词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排除万难、实现野心的豪荡粗犷性情。据《金史・高怀贞传》记载,完颜亮曾自述三大志向:“国家大事皆由我决断,此其一;率军征伐他国,擒获敌国君主当面问罪,此其二;觅得天下绝色女子为妻,此其三。”此词恰似其三大志向的生动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抒怀言志词。描绘了作者中秋待月时因浮云遮月而产生的焦灼、愤怒情绪,以及幻想挥剑断云的豪壮之举,通过对赏月过程与心理变化的刻画,展现出作者不可一世的霸主形象和横厉恣肆的胸怀,体现其雄心壮志。

2. 写作手法

白描:“停杯等候”,简洁勾勒作者等待月亮时的动作,直观展现其焦灼心态;“虬髯捻断,星眸睁裂”,用质朴的语言刻画人物愤怒时的神态动作,塑造出霸气形象。化用:“停杯”化用苏轼《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停杯且听琵琶语”及李白《北风行》“停歌罢笑双蛾摧”,将原句宴饮场景中的“停杯”动作,嫁接到待月场景,表现作者待月时的急切。夸张:“虬髯捻断,星眸睁裂”,通过过度夸大捻断胡须、瞪裂眼睛的动作,突出作者因云遮月产生的极度愤怒。直抒胸臆:“唯恨”二字如惊雷破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直陈作者内心的愤懑与不甘,将因云遮月而受阻的怒意毫无保留地宣泄而出。这种直白的情感迸发,使读者仿若直面人物咄咄逼人的气势,透过文字便能感受到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绝。简单两字,却如神来之笔,勾勒出人物强烈的个性色彩,迅速拉近读者与人物的距离,让人物不甘屈服、强势霸蛮的形象跃然纸上。以小见大:词借中秋赏月遇云阻隔的日常琐事,将“片云”喻为人生困境。从“停杯等候”的隐忍,到“截断紫云”的豪举,词人将观月不得的烦躁,升华为突破桎梏的渴望,映射出掌控时局的雄心,以细微之事彰显宏大志向。

3. 分段赏析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三句,运用白描手法,直白地描绘出作者停止饮酒、停止歌唱,专注等候月亮升起的场景,生动展现出等待时的焦灼与急迫心态,为后文情节发展做铺垫。“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两句,点明待月受阻的原因,“片云”形成“通天障碍”,使赏月愿望落空,自然引发作者的愤怒情绪,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推动情节由等待转为愤怒。“虬髯捻断,星眸睁裂”两句,通过夸张的动作描写,将作者因云遮月而产生的极度愤怒形象地展现出来,“捻断虬髯”“睁裂星眸”两个过激动作,衬托出其心情的起伏不平,塑造出一个怒发冲冠的鲜明形象。“唯恨剑锋不快”一句,直抒胸臆,直白地表达出作者内心强烈的愤懑,语气强硬,凸显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人物当时的激愤情绪。“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两句,作者发挥想象,展现出想要挥剑斩断云层的豪壮之举,尽显英勇豪迈气概,将其气吞山河的雄霸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立体化塑造。

4. 作品点评

综观全篇,作者以待月心情的变化为经(从渴望到失望再至愤怒),以时间流动为纬,交织成一幅“霸主待月”的独特图景。通过中秋赏月受阻这一生活小事,巧妙折射出冲破束缚、掌控命运的宏大志向,以小见大的笔法,将个人情绪升华为雄谋大志的载体,字里行间奔涌着锐不可当的霸气。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艺苑雌黄》曰:金主亮待月《鹊桥仙》:“停杯不举”一阕,俚而实豪。

《古今词话·词话下卷》

# 今观《程史》及《艺苑雌黄》所载金主诸词,独具雄鸷之概,非但其武功之足纪也。

清张德瀛《词征》卷六

# 凶威可掬。

宋洪迈《夷坚支志丙》卷四

# 雄快可喜。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

# 金主亮颇知书,阅柳耆卿西湖词,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乃密隐画工于奉使中,写临安山水,复画己像,题“立马吴山第一峰”之句。尝中秋举杯待月不至,赋《鹊桥仙》词,语出崛强,真是咄咄逼人。

清徐釚《词苑丛谈》

# 古今咏月,多咏新月、圆月、云月、残月,而此词却写“待月”,正所谓别具一格。发调的“停杯”与“停歌”,是为“银蟾出海”而蓄势。以下的“不知何处片云来”,凭空将东方的欲出之月遮住,正好像无端掠人之美一般,形成了读者的一个情感波澜。过片承接上阕语气,写词人捻断虬髯,睁裂星眸,力争一睹圆月的风采。但是,那一片云太大了,以至于做成了一个“通天障碍”。于是,词人一一时兴起,直欲凭借手中之剑,“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然而,词写到最终也未见月亮出来,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云中谁寄锦书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程文海《鹊桥仙 次中庵韵题解安卿盆梅 中庵有奇石名》

下一篇:元·王冕《漫兴 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