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有精物":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蕴含精华的宝物,
# 乾坤:天地。
"至宝无文章":那便是玉,它最珍贵之处在于保持天然,没有繁杂的纹饰。
# 文章: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雕琢为世器":然而一旦将它雕琢成供世人使用的器具,
"真性一朝伤":玉的天然本性便在一朝之间受到了损伤。
# 伤:原作“阳”,此据递修本、活字本、《从刊》本、《万首唐人绝句》卷七、《全唐诗》本校改。,真性:自然本性。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绘了玉由天地精气凝聚而成,质地温润细腻、天生灵秀,体现了人们对玉自然属性的传统认知。诗人借玉的特质,融入“比德说”,将玉的质地、纹理等对应仁、义等五种品德,赋予其深厚文化内涵。尾句“真性一朝伤”以玉喻人,表达出对本性纯良之人因世事而迷失自我、随波逐流的惋惜与怜悯之情。
2. 分段赏析
第一句“乾坤有精物”中“乾坤”展现宏大宇宙背景,点明天地间有凝聚精华的“精物”,不言而喻指玉。短短五字,奠定宏大神秘基调,凸显玉集天地灵气,绝非凡俗,饱含诗人对玉的敬畏赞叹,体现对自然造物的尊崇,为后文铺垫。第二句“至宝无文章”中“至宝”强调玉珍贵至极。“文章”指华丽纹饰,此句表明玉珍贵在天然质地,而非外在雕琢。当时多追求华丽装饰,诗人却独爱玉的质朴,推崇天然之美,反映其向往自然本真,认为天然之物存纯粹真实美,远胜人为创造。第三句“雕琢为世器”描述玉的转变,“雕琢”是人为加工,天然玉经工匠之手,制成礼器、饰品等供世人使用的器物,从天地精华沦为世俗物品。诗人对此略带无奈惋惜,意识到世俗需求改变玉的原始状态,引发对社会改造自然事物的思考。第四句“真性一朝伤”中“真性”是玉天然本质,是其珍贵独特根源。“一朝伤”生动展现玉被雕琢时,天然本性瞬间被破坏,且难以恢复。此句升华全诗情感,诗人借玉喻人,影射纯真高尚之人入复杂社会,受世俗影响追逐名利、迎合他人,失去本真。诗人对这类人命运同情,批判社会现实,感叹世俗侵蚀美好人性,呼吁人们坚守内心纯真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