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zuò

朝代:唐作者:王缙浏览量:1
jiāng
biān
jīng
yuè
yán
shuāng
cǎo
jīn
dēng
gāo
zūn
jiǔ
zhī
néng
yǒu
huā

译文

不要把边塞比作京都,这里的八月已降寒霜,草枯叶败。今天在此登高举杯饮酒,不知是否还能观赏到菊花。

逐句剖析

"莫将边地比京都":不要把边塞比作京都,

"八月严霜草已枯":这里的八月已降寒霜,草枯叶败。

"今日登高樽酒里":今天在此登高举杯饮酒,

# 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

"不知能有菊花无":不知是否还能观赏到菊花。

# 菊花:古人九日登高饮菊花酒,故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九日作》是唐代王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主题围绕重阳节思乡。首句“莫将边地比京都”点明边地与京都的差异,强调边地环境恶劣;次句“八月严霜草已枯”描绘八月边地严霜降临,草木枯萎之景,进一步渲染边地的荒凉;后两句“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写诗人在重阳节登高饮酒,心中却惦念着是否有菊花,委婉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运用对比,将边地的荒凉与京都对比;借景抒情,以边地秋景烘托思乡之情;用典,“登高”“菊花”暗用重阳节相关典故。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以小见大,通过对边地环境和重阳节情景的描写,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得细腻入微,体现了王缙诗歌在抒情表意上的高超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书法家

王缙(700~781),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夏卿,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王维之弟。安史之乱起,随李光弼守太原,以谋略见称,任太原少尹,因功加宪部侍郎。大历五年,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齐国公。王缙工诗文,善书法,时称“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他崇尚佛学,诗作风格与王维相似,平淡清新。诗作有《别辋川别业》《青雀歌》《九日作》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首句直接表明边地与京都截然不同,奠定了全诗基调。次句具体描绘边地景象,“八月严霜草已枯”,点明时间是八月,在这个本该秋意渐浓的时节,边地却已严霜降临,草木枯萎。诗人通过这两句,将边地的荒凉、寒冷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后文的抒情做了充分铺垫,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后两句“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今日登高”点明是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在边地登高饮酒时,心中却想着“不知能有菊花无”,“菊花”不仅是重阳节的象征,更寄托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在节日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细腻的笔触将思乡之情融入节日情景中,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崔道融《夜泊九江》

下一篇:唐·杜甫《漫成一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