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黄金地":听闻此地是黄金般的胜地,
"仍开白玉田":还开辟出了如白玉般的田地。
# 开:一作“依”。
"掷山移巨石":仿佛能掷移大山、搬动巨石,
# 掷:投置。
"咒岭出飞泉":念动咒语便使山岭涌出飞泉。
"猛虎同三径":凶猛的老虎与修行者共享三条小径,
# 三径:庭园间小路。
"愁猿学四禅":忧愁的猿猴也学起了四禅之境。
"买香然绿桂":买来香料点燃绿桂,
"乞火蹈红莲":讨要火种时踏过红莲。
# 红:一作“青”。,蹈:一作“踏”。
"草色摇霞上":草色在霞光中摇曳,
# 上:一作“起”。
"松声泛月边":松涛声在月光下荡漾。
# 泛:弥漫。一作汎。
"山河穷百二":山河险固,关隘众多,
"世界接三千":世界广阔,连接着三千大千世界。
# 接:一作“满”。
"梵宇聊凭视":姑且眺望梵宇佛寺,
# 凭视:一作平览。,聊:且。,梵宇:佛寺。
"王城遂渺然":王城便显得渺远难见。
# 王城:指长安。
"灞陵才出树":刚走出灞陵的树林,
"渭水欲连天":渭水就仿佛要与天相接。
"远县分朱郭":远处的县城划分出各个城郭,
# 朱:一作“诸”。
"孤村起白烟":孤零零的村落升起袅袅白烟。
# 村:一作“城”。
"望云思圣主":仰望云彩思念圣明的君主,
"披雾忆群贤":拨开雾气仿佛看到群贤隐匿其中。
# 忆:一作“隐”。
"薄宦惭尸素":官职卑微惭愧自己无所作为,
# 素:一作“禄”。,薄宦:卑微的官职。
"终身拟尚玄":一辈子打算崇尚玄理。
"谁知草庵客":有谁能知道这悟真寺中的僧人,
# 草庵客:借指悟真寺某高僧。,知:一作“言”。
"曾和柏梁篇":曾经参与创作过《柏梁篇》。
唐代诗人、书法家
王缙(700~781),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夏卿,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王维之弟。安史之乱起,随李光弼守太原,以谋略见称,任太原少尹,因功加宪部侍郎。大历五年,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齐国公。王缙工诗文,善书法,时称“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他崇尚佛学,诗作风格与王维相似,平淡清新。诗作有《别辋川别业》《青雀歌》《九日作》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寺院游览诗。诗歌以悟真寺的游览为主线,通过“黄金地”“白玉田”等佛教意象与“咒岭飞泉”“谷鸟一声幽”等自然景观的融合,构建出唐代寺院诗特有的空寂禅境。在描绘寺院清幽环境的同时,含蓄地表达了禅宗的思想境界。
2. 写作手法
虚实相生:“闻道黄金地,仍开白玉田”以“闻道”虚写传说中的佛寺净土,又以“仍开”实写眼前所见的圣洁景象,虚实结合营造出空灵的佛寺意境。反衬:以动衬静,“谷鸟一声幽”一句,用谷鸟的鸣叫声反衬环境的幽静,体现禅宗空寂的理念,以声音的存在凸显整体的静谧。用典:诗中“谁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一句,借用“柏梁篇”的典故:汉代柏梁台联句是帝王与群臣共赋的文学活动,象征着宫廷文学盛事与文人的荣耀参与。王维在此提及曾参与类似创作,将过往在朝堂参与文学活动的经历与当下“草庵客”的隐居状态相对照,既隐含对往昔仕宦生涯的追忆,又借典故中宫廷的繁华与如今寺院的清幽形成呼应,表达出对超然物外的禅意生活的向往,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意象组合:将“鹿女蹈花行”这类源自佛典的意象与“松声泛月边”这样的自然意象并列,佛教意象的空灵与自然意象的清幽相互映衬,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层次。
3. 分段赏析
“闻道黄金地,仍开白玉田。掷山移巨石,咒岭出飞泉。”开篇以“闻道”引出悟真寺这片神奇之地,“黄金地”“白玉田”描绘出其珍贵与美好。“掷山移巨石,咒岭出飞泉”运用夸张和奇幻的手法,增添了神秘色彩,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全诗奠定了奇幻而宏大的基调。“猛虎同三径,愁猿学四禅。买香然绿桂,乞火踏红莲。”此句描绘了悟真寺周边的独特景象,猛虎与修行者共享小径,猿猴学禅,充满了禅意与奇幻。“买香然绿桂,乞火踏红莲”则通过具体的行为描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表现出修行者的生活情趣。“草色摇霞上,松声泛月边。山河穷百二,世界接三千。”诗人描绘了草色在霞光中摇曳、松涛声在月光下荡漾的美景,展现出自然的灵动与美妙。“山河穷百二,世界接三千”则从宏观的角度描绘了山河的险固与世界的广阔,体现出一种宏大的视野和胸怀。“梵宇聊凭视,王城遂渺然。灞陵才出树,渭水欲连天。”诗人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景观,眺望梵宇佛寺,王城便显得渺远难见。“灞陵才出树,渭水欲连天”描绘了灞陵的树林和渭水的浩渺,进一步拓展了空间感,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远县分诸郭,孤村起白烟。望云思圣主,披雾隐群贤。”诗人描绘了远处的县城和孤零零的村落,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望云思圣主,披雾隐群贤”则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和贤才的思念与向往,体现出他的家国情怀和对贤能之士的敬仰。“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谁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诗人感慨自己官职卑微,惭愧无所作为,只能崇尚玄理。“谁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则透露出自己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 陶文鹏:(“草色”二句)草色竟运动起来,摇漾到云霞之上,仿佛发出了声音;无形的松声却成了有形的浪潮,泛涌到月亮旁边,并被月光镀上银亮色。真是奇丽的夸张和想象。当如实地描摩自然音响已不足以传达自己某种独特、强烈的感受时,王维也运用大胆的变形和夸张手法,突出地渲染音响的效果。
杨文生《王维诗集笺注》
上一篇:唐·骆宾王《久客临海有怀》
下一篇:唐·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