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稠绿暗遍天涯":红花繁茂,绿叶深暗,春意蔓延到天边。
"春色在谁家":这美好的春色,究竟属于谁家?
"花谢蝶稀":花儿凋谢,蝴蝶稀少,
"柳浓莺懒":柳枝浓密,黄莺慵懒,
"烟景属蜂衙":朦胧的景色被蜂群占据。
# 蜂衙:群蜂簇拥蜂王,如朝拜或请示,故称蜂衙。
"日长睡起无情思":白昼漫长,睡醒后心绪茫然,
"帘外夕阳斜":帘外的夕阳已经西斜。
"带眼频移":因消瘦而频频收紧腰带,
# 带:腰带。
"琴心慵理":懒得弹琴抒怀,
# 琴心:托琴声以寄情思。
"多病负年华":多病之身辜负了青春年华。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学者。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正德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因“大礼议”事件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卒于戍所,追谥文献。杨慎学识广博,与解缙、徐渭有“明朝三大才子”之称。工诗文,善词曲。他的诗歌多取法六朝,风格秀美秾丽,推崇含蓄蕴藉,于明代独立门户。王世贞称杨慎为“词家功臣”,认为升庵词“好用六朝丽事,似近而远”。其散曲富有才情,俊逸华丽。代表作品有《江陵别内》《春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著有《升庵集》,另有杂著《升庵外集》,又有词曲《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春愁词。描写了暮春时节红稠绿暗的景象,通过花谢蝶稀、柳浓莺懒的慵懒春景,写出词人因病倦怠、无心赏春的消沉心绪。整首词以平淡笔调,流露出对时光虚度的无奈与感伤。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词人通过“日长睡起”“帘外夕阳”等日常场景和“带眼频移”等细节,委婉表达内心的苦闷情绪。
3. 分段赏析
“红稠绿暗遍天涯。春色在谁家”:开篇“红稠”二字以织物质感喻繁花簇拥,“绿暗”以光影明暗状草木葱郁,构成浓墨重彩的春景画卷。设问“春色在谁家”笔锋陡转,以“谁”字点破身世飘零,绚烂春光与孤寂心境形成强烈反差。“花谢蝶稀,柳浓莺懒,烟景属蜂衙”:工笔勾勒暮春三重镜像:花事阑珊、游踪稀疏、生机慵懒。“蜂衙”之喻尤妙,既状蜂群喧闹,又暗含词人疏离,动物与植物意象交织,构建出立体可感的春暮图景。“日长睡起无情思,帘外夕阳斜”:白描手法写尽谪居况味。“日长”暗度如年,“睡起”显慵懒之态,“夕阳斜”以光影丈量虚度时光,看似闲笔实为点睛,将无形愁绪凝于一道斜晖。“带眼频移,琴心慵理,多病负年华”:“带眼频移”具象化形销骨立,“琴心慵理”深化意志消沉。结句“多病负年华”如裂帛之声,“负”字双关生命与理想,完成由景入情的完整抒发。
4. 作品点评
这首抒情词描写具体,情感凄苦。虽写个人情绪,但结合词人生平——他因正直敢言而遭贬谪,郁郁而终——其痛苦便具有了社会意义,这正是词的价值所在。艺术上,文辞质朴,描写真切,情深意切,颇具感染力。
上一篇:明·徐渭《题画梅(其二)》
下一篇:明·唐寅《人物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