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天外驻行杯":彩云在天边停留,仿佛让举杯畅饮的人停下动作,
"明月楼前引上才":明月映照下的楼前,引出了才子佳人。
"红颊绽时银烛烂":红润的脸颊绽放笑容时,银色的蜡烛明亮灿烂,
"翠眉低处玉山颓":翠绿的眉毛低垂时,如玉山般的人儿也有了醉态。
"飘飖侠客游燕市":潇洒自在的侠客在燕市的街头游荡,
"窈窕仙娥下楚台":美丽窈窕的仙女从楚地的楼台上飘然而下。
"千载王郎风韵在":千年前的王郎那种潇洒的风度韵味依然存在,
"倩君重唱夕阳开":请你再唱一曲,让夕阳也重新焕发出光彩。
# 倩君重唱夕阳开:旧注:王右丞温泉寓目诗唐人入乐府名相府莲讹为想夫邻白乐天云秦川一半夕阳开此句尤妙。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学者。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正德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因“大礼议”事件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卒于戍所,追谥文献。杨慎学识广博,与解缙、徐渭有“明朝三大才子”之称。工诗文,善词曲。他的诗歌多取法六朝,风格秀美秾丽,推崇含蓄蕴藉,于明代独立门户。王世贞称杨慎为“词家功臣”,认为升庵词“好用六朝丽事,似近而远”。其散曲富有才情,俊逸华丽。代表作品有《江陵别内》《春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著有《升庵集》,另有杂著《升庵外集》,又有词曲《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彩云天外驻行杯,明月楼前引上才”,上句以彩云在天边停留的奇特景象开篇,“驻行杯”给人一种时间仿佛静止的感觉,营造出一种神秘、浪漫的氛围。下句描绘了明月映照下的楼前,引出了才子佳人。“引上才”暗示了这场听歌活动汇聚了有才华的人,增添了文化气息。颔联“红颊绽时银烛烂,翠眉低处玉山颓”,上句诗中“红颊绽时”描绘了人物欢快的神态,“银烛烂”则通过环境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热闹、欢快的氛围。下句诗中“翠眉低处”刻画了人物的娇羞之态,“玉山颓”形象地表现出人物在音乐感染下有了醉意,生动地展现了听歌时的沉醉状态。颈联“飘飖侠客游燕市,窈窕仙娥下楚台”,上句引入了侠客游燕市的典故,典故出自李白《侠客行》所咏的“燕赵游侠”传统。战国时,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至汉魏,长安柳市、酒市更聚剧孟、郭解等名侠,他们“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深藏功名。诗人借“游燕市”之典,既点明侠客纵横都市的豪迈,又暗含对任侠精神的追慕。“飘飖”一词描绘出侠客的潇洒自在,使诗歌增添了一份豪迈和奇幻的色彩。下句诗中“窈窕仙娥”描绘了仙女的美丽形象,“下楚台”则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尾联“千载王郎风韵在,倩君重唱夕阳开”,上句借“千载王郎”的典故,借用借用东汉“王郎”这一历史符号,泛指往昔风流才俊。东汉更始年间,邯郸卜者王昌冒充汉成帝遗孤刘子舆,自立为帝,史称“王郎”,事败后成为“假冒”“空负虚名”的典例;后世诗文又常把“王郎”泛化为“昔日王谢子弟”的代称,借指前代风流人物。词人借此典故,感叹千年之后,当年的王郎风韵犹在,而今却需倩人重唱,借“夕阳开”唤起昔盛今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苍凉之感。表达了对过去潇洒风度的怀念和赞美。下句以请求对方再唱一曲作结,“夕阳开”寓意着让美好的事物重新焕发光彩,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和美好事物的期待。
上一篇:明·刘绩《送沙门继彻游京寺》
下一篇:明·刘基《次胡元望郊行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