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huán

朝代:唐作者:韦应物浏览量:2
chū
huán
jiā
jīn
huán
shāng
shì
yǎn
guāng
xián
āi
xiě
wèi
dòng
yōu
màn
jīng
hán
chuī
yòu
zhī
shí
lái
tíng
xià
jiē
lǎo
cuò
shēn
jiā
rén
quàn
cān
duì
àn
kōng
chuí
lèi

译文

昔日出门还家我总是欢喜的,唯独今日归来内心充满悲伤失意。房屋内昏暗无光,满怀哀痛地祭奠你的灵位。凄凉的寒风吹动了昏暗的帷慢,惊动了我空寂的内心。年幼的女儿又知道什么呢,还时常来到庭院中戏。可叹我一日比一日衰老,终日神思恍惚寄居在这人世。家人们劝我多用餐,而我只能对着桌子暗自垂泪。

逐句剖析

"昔出喜还家":昔日出门还家我总是欢喜的,

"今还独伤意":唯独今日归来内心充满悲伤失意。

"入室掩无光":房屋内昏暗无光,

"衔哀写虚位":满怀哀痛地祭奠你的灵位。

# 虚位:指妻子的灵位。

"悽悽动幽幔":凄凉的寒风吹动了昏暗的帷慢,

# 幽幔:昏暗的帷幔。,悽悽:一作凄凄。

"寂寂惊寒吹":惊动了我空寂的内心。

# 寒吹:寒风。

"幼女复何知":年幼的女儿又知道什么呢,

"时来庭下戏":还时常来到庭院中戏。

"咨嗟日复老":可叹我一日比一日衰老,

# 咨嗟:叹息。

"错莫身如寄":终日神思恍惚寄居在这人世。

# 错莫:同“错漠”,形容心情纷乱落寞,神思恍惚。

"家人劝我餐":家人们劝我多用餐,

"对案空垂泪":而我只能对着桌子暗自垂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出还》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诗,通过今昔归家感受的对比,描写了归家后面对虚位、触景伤怀的哀恸之情,抒发了丧亲之痛、时光易逝与人生漂泊之感。前四句写归家之伤与虚位之哀,中四句以景物与幼女之态强化悲情,后四句直抒衰老漂泊之叹,语言质朴却意蕴深沉,将丧亲后的悲怆与人生感慨融入日常场景,今昔对照贯穿始终,情感层层递进。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失去亲人后的孤独、忧愁与痛苦,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昔出喜还家,今还独伤意。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以今昔对比开篇,昔日归家之喜与今日独还之伤形成强烈反差,“入室无光”“衔哀写虚位”借环境描写与动作细节,暗示家中变故与丧亲之痛,奠定哀伤基调。“悽悽动幽幔,寂寂惊寒吹。幼女复何知,时来庭下戏”通过“幽幔动”“寒吹惊”的景物动态,烘托孤寂凄冷的氛围,而“幼女庭下戏”以稚子无知的欢乐反衬成人的哀恸,倍增悲怆之感。“咨嗟日复老,错莫身如寄。家人劝我餐,对案空垂泪”直抒胸臆,“日复老”“身如寄”感慨时光流逝与人生漂泊,“对案垂泪”的细节将丧亲后的悲戚与绝望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

下一篇:唐·白居易《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