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áng

朝代:唐作者:贯休浏览量:1
qín
zhī
dào
hǎi
zhù
cháng
chéng
zhē
běi
zhù
rén
zhù
wàn
liáng
zhēn
shàng
zhōng
xià
háo
chéng
bēng
sài
zài
háo
liáng
chū
hún
xiāng
zhú
guī
shàng
shào
nián
xiāng
fēi

译文

秦朝的统治暴虐无道啊,使得天下民生凋敝,一片困苦,他们修筑起万里长城啊,想要以此阻挡北方胡人的侵扰。修筑长城时役使民力,用人力和泥土修筑了绵延万里的长城,杞梁的忠贞妻子悲痛地呜呜哭泣。往上没有父亲可以依靠啊,中间没有丈夫陪伴,往下没有子女可以寄托,真是孤苦伶仃,孤独无依啊。杞梁妻第一次痛哭呼喊,城墙就崩塌了,边塞的景色也显得格外凄苦,她再次痛哭呼喊,杞梁的尸骨就从土里露了出来。那些因修筑长城而死的疲惫饥饿的魂魄相互追逐着回归故里,路上的年轻人啊,请不要非议他们和杞梁妻的遭遇与行为。

逐句剖析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秦朝的统治暴虐无道啊,使得天下民生凋敝,一片困苦,

# 枯:干枯,枯涸。,四海: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各处。,兮:文言助词,古代楚辞中的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无道:无有天道。没有道德或道义。国君无德,不行正道。暴虐,没有德政。,之:的。,秦:秦朝。

"筑长城兮遮北胡":他们修筑起万里长城啊,想要以此阻挡北方胡人的侵扰。

# 北胡:北方的胡人。胡,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一作匈奴。,遮:遮挡。,长城:长长的城墙。古代的伟大工程,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全长6700公里。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后,联结战国时燕、赵、秦之城并延长,始成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筑:筑造。建筑。

"筑人筑土一万里":修筑长城时役使民力,用人力和泥土修筑了绵延万里的长城,

# 筑土:修筑土石。,筑人:搞建筑的人。

"杞梁贞妇啼呜呜":杞梁的忠贞妻子悲痛地呜呜哭泣。

# 呜呜:象声词。大哭声。,啼:啼哭。,贞妇:贞节的媳妇。,杞梁:名殖。春秋时齐国大夫的名字。战死沙场。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这里应是以国为姓。在齐国做士大夫的杞国人名殖字梁。

"上无父兮中无夫":往上没有父亲可以依靠啊,中间没有丈夫陪伴,

# 无夫:无有丈夫。,中:中间。,无父:无有父亲。,上:上面。

"下无子兮孤复孤":往下没有子女可以寄托,真是孤苦伶仃,孤独无依啊。

# 孤复孤:孤独又孤独。复,又。再。,无子:无有子嗣。,下:下面。

"一号城崩塞色苦":杞梁妻第一次痛哭呼喊,城墙就崩塌了,边塞的景色也显得格外凄苦,

# 苦:愁苦。,城崩:城墙崩塌。,一号:一声号哭。一旦号哭。

"再号杞梁骨出土":她再次痛哭呼喊,杞梁的尸骨就从土里露了出来。

# 出土:从土里露出来。一作生土。,骨:尸骨。骸骨。,杞:一作把。,再号:再次号哭。

"疲魂饥魄相逐归":那些因修筑长城而死的疲惫饥饿的魂魄相互追逐着回归故里,

# 相逐归:互相追逐着归家。,疲魂饥魄:疲倦的灵魂和饥饿的魂魄。

"陌上少年莫相非":路上的年轻人啊,请不要非议他们和杞梁妻的遭遇与行为。

# 莫相非:不要(相对那些疲魂饥魄)给与非议或非难。非,非议。责怪,反对。见怪。,少年:年少之人,年轻人。,陌上:街市上。田间小路上。陌,田间东西向的小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杂曲歌辞·杞梁妻》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开篇直指秦朝无道致使四海凋敝,为抵御北胡而修筑长城;继而叙述修筑长城万里,耗费无数人力,引出杞梁妻悲痛啼哭的故事;接着描述杞梁妻孤苦无依的悲惨境遇,以及她痛哭后城崩骨出的情景;最后以“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展现出死者魂魄归家的凄苦,呼吁世人不要非议杞梁妻的行为。全诗以质朴刚健的语言,借杞梁妻的故事,深刻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无道,对百姓的悲惨遭遇表达了深切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前蜀诗僧、画家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唐天复间入蜀,蜀主王建称他“禅月大师”。贯休与陈陶、方干、李频等众多诗人交往唱酬,多奇思奇句,部分作品能反映社会现实。善画水墨罗汉及释迦弟子诸像,笔法坚劲,形象夸张,世称“梵相”,存世《十六罗汉图》传为其作。兼善草书,号曰“姜体”,时人比之为阎立本、怀素。著有《禅月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层:“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这几句开篇直接批判秦朝统治者无道,致使天下民不聊生,为了抵御北方胡族修筑万里长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四海枯”形象地写出了秦朝统治下百姓生活的困苦和社会的凋敝。“筑人筑土一万里”则强调了修筑长城工程的浩大以及百姓承受的繁重劳役。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出杞梁贞妇的啼哭,为下文进一步描述她的悲惨遭遇做铺垫。第二层:“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这几句具体描述杞梁妻的孤苦无依,她失去了父亲、丈夫,又没有子女,独自一人在这世上,孤苦伶仃。“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杞梁妻悲痛欲绝的哭声,以至于城墙崩塌,丈夫的尸骨也随之出土。“塞色苦”描绘出边塞的凄凉景象,烘托出一种悲苦的氛围,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第三层:“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这两句写那些因修筑长城而死的人,他们疲惫饥饿的魂魄相互追逐着归家,表达了对这些死者的同情。同时,呼吁路上的少年不要非议杞梁妻和这些筑城而死的人,暗示了当时社会中可能存在着对这类事件的不同看法,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理解和同情这些受苦的人,不要对他们加以指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高适《送郑侍御谪闽中》

下一篇:唐·张泌《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