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shǐ
shī
·
·
bāo
chéng

朝代:唐作者:胡曾浏览量:1
shì
chǒng
jiāo
duō
yóu
shān
huǒ
zhū
hóu
zhǐ
zhī
xiào
qīng
rén
guó
jué
chén
mǎn
lóu

译文

依仗着宠爱,十分娇纵,行事随心所欲,周幽王为博她一笑在骊山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只知道自己一笑能让国家为之倾倒,却没料到胡人的兵马扬起的烟尘已布满华丽的宫殿楼阁。

逐句剖析

"恃宠娇多得自由":依仗着宠爱,十分娇纵,行事随心所欲,

# 自由:随心所欲。,恃宠:仗恃君主的宠爱。

"骊山举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她一笑在骊山点燃烽火戏弄诸侯。

# 骊山:山名,在今陕西临潼县南,古骗戎之国。

"只知一笑倾人国":只知道自己一笑能让国家为之倾倒,

# 倾人国:女色之害足以倾灭邦国。后来多用以形容女人之美。,只:一作秪。

"不觉胡尘满玉楼":却没料到胡人的兵马扬起的烟尘已布满华丽的宫殿楼阁。

# 玉楼:指帝王宫阙。,胡尘:指北方外族入侵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史诗·褒城》是唐代诗人胡曾所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围绕褒姒展开,讲述其恃宠而骄,致使周幽王在骊山举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深刻揭示了褒姒的一笑虽倾国倾城,却未料到最终招来胡人的兵祸,使国家陷入危亡。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讽喻统治者不可因宠信美人而荒废朝政。整首诗虽寥寥数语,却生动展现出历史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胡曾(?~?),唐代诗人。号秋田,邵阳(今属湖南)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后入蜀,为路岩、高骈诸人幕僚。其诗托古讽今,意存劝戒,通俗明快,以咏史诗见长。他依据儒家正统思想评述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所作《咏史诗》3卷,收150首,皆七绝,常被后来讲史小说所引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首句点明褒姒因受宠而恃宠生娇,行事肆意。次句直接讲述历史事件,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在骊山点燃烽火,戏弄诸侯。这两句简洁明了地勾勒出事件的起因和经过,将褒姒的恃宠而骄与周幽王的荒唐行径展现出来,为后文的讽喻做铺垫。“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前句承接上文,强调褒姒一笑倾城的影响力,也暗示了周幽王为博此一笑不惜动用国家军事信号的荒诞。后句笔锋一转,指出因这一笑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知不觉间,胡人的兵马已经逼近,战乱的烟尘弥漫到宫殿楼阁,国家陷入危机。此句通过鲜明对比,强烈讽刺了因君主昏庸、美人恃宠而导致国家衰败的现象,揭示出荒淫误国的深刻教训,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山甫《柳十首》

下一篇:唐·子兰《夜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