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景千山雪":傍晚时分,千山覆盖着皑皑白雪,
"春寒百尺楼":春日里,我置身于高耸的百尺楼中,仍感到阵阵寒意。
"独登还独下":我独自登上高楼,又独自走下楼来,
"谁会我悠悠":可有谁能理解我内心那悠悠的思绪和愁情呢?
# 悠悠:忧思的样子。,会:理解。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春寒料峭之时,登上敬爱寺楼所见的暮景千山雪之景,通过“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表达了自己独自登楼又下楼的孤寂,以及无人能领会自己内心愁绪的苦闷,展现出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孤独与惆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借“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的寒冷、压抑之景,抒发内心的郁闷、孤独之情,使情与景相互交融。直抒胸臆:“谁会我悠悠”直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愁绪无人理解,情感真挚而强烈,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孤寂。
3. 分段赏析
开篇“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千山被雪覆盖的苍茫景象,同时点明自己身处高耸的百尺楼上,春寒料峭。此句营造出一种清冷、压抑的氛围,为后文抒情做铺垫。“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诗人独自登上高楼,又独自下楼,一个“独”字强调了其孤独之感。“谁会我悠悠”则直接抒发了没有人能理解自己内心悠悠愁思的苦闷,将孤独与无奈的情绪推向高潮。
4. 作品点评
《题敬爱寺楼》短短二十字,意境深远。杜牧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清冷的画面,借景巧妙地传达出内心的复杂情感。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在写景之外,更具深意,影射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其情感表达真挚且含蓄,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有相似的孤独感和深沉感慨,展现了杜牧诗歌在抒情与意境营造上的高超水准。
上一篇:唐·鱼玄机《题隐雾亭》
下一篇:唐·罗隐《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