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衢窈窕锦亭东":曲折幽深的环衢在锦亭的东边,
"珍树留春缀糁红":珍贵的树木留存着春天,点缀着细碎的红花。
"鸟度屏风青瘴里":鸟儿在如屏风般的青瘴里飞过,
"鱼窥明镜碧澜中":鱼儿在如明镜的碧澜中窥探。
"宾筵邺下诗篇盛":雅会筵席上,宾客们的诗篇如同邺下集会时一样兴盛,
"军次渔阳鼓角雄":渔阳驻军的鼓角声雄壮。
"独有白头虚授简":只有我这白头之人白白接受纸笔,
"梁园应愧长卿工":在这雅会中,我应惭愧不如司马相如在梁园时那样工于诗文。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学者。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正德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因“大礼议”事件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卒于戍所,追谥文献。杨慎学识广博,与解缙、徐渭有“明朝三大才子”之称。工诗文,善词曲。他的诗歌多取法六朝,风格秀美秾丽,推崇含蓄蕴藉,于明代独立门户。王世贞称杨慎为“词家功臣”,认为升庵词“好用六朝丽事,似近而远”。其散曲富有才情,俊逸华丽。代表作品有《江陵别内》《春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著有《升庵集》,另有杂著《升庵外集》,又有词曲《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环衢窈窕锦亭东,珍树留春缀糁红。”点明雅会地点在锦亭东,描绘周围环境,环衢曲折幽深,珍树留存着春天的痕迹,上面点缀着细碎的红花,为雅会营造出优美的环境氛围。颔联:“鸟度屏风青瘴里,鱼窥明镜碧澜中。”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写了鸟儿在如屏风般的青瘴间飞过,鱼儿在如明镜的碧澜中窥探的场景,从视觉角度展现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使雅会环境更具生机与美感。颈联:“宾筵邺下诗篇盛,军次渔阳鼓角雄。”前句用典,将此次雅会与邺下雅集相类比,突出雅会上宾客们作诗的盛况;后句由雅会联想到渔阳的军事,鼓角声雄,使诗歌意境从文人雅会拓展到军事场景,丰富了诗歌内容。尾联:“独有白头虚授简,梁园应愧长卿工。”诗人自谦,以自己的“虚授简”与司马相如在梁园时的才华横溢对比,表达自己虽参加雅会,却觉得惭愧,不如司马相如那样擅长诗文,进一步体现诗人的谦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