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g
zhōu

朝代:明作者:曾棨浏览量:2
cuì
qún
hóng
zhú
zuò
tiáo
shēng
jiāo
wàn
zhǒng
qíng
èr
shí
qiáo
chūn
shuǐ
绿
lán
ráo
suí
chù
bàng
huā
xíng

译文

女子穿着翠绿的裙子,伴着红烛,坐着吹奏笙,她唱出一曲娇柔的歌曲,蕴含着万种情思。二十四桥下春水碧绿,装饰华美的船桨随处划动,靠近花儿前行。

逐句剖析

"翠裙红烛坐调笙":女子穿着翠绿的裙子,伴着红烛,坐着吹奏笙,

"一曲娇歌万种情":她唱出一曲娇柔的歌曲,蕴含着万种情思。

"二十四桥春水绿":二十四桥下春水碧绿,

"兰桡随处傍花行":装饰华美的船桨随处划动,靠近花儿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扬州》是明代诗人曾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扬州的春日景象与人文风情。首句刻画了一位女子吹笙唱歌的画面,展现出扬州生活的浪漫与多情。次句点明地点是二十四桥,描绘出桥下春水碧绿的景色。后两句通过描写兰桡傍花而行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闲适、优美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体现了扬州的地域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书法家

曾棨(1372~1432),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子棨,又作子启,号西墅,永丰(今属江西)人。永乐二年进士,授修撰。明成祖爱其才,累扈从北征。洪熙元年,升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进少詹事,入值文渊阁,预修《三朝实录》。而后再扈北巡,三次主考会试。七年卒于官,赠礼部左侍郎,谥襄敏。曾棨是明前期台阁体的重要作者,诗文均有时名,平生所作诗文甚多,内容以“推明义理,纪述功德”为主,所作流畅洁雅,不滞不碍。其文思敏捷,馆阁中大著作,自解缙之后,多出于其手。工书法,以草书为精。著有《曾棨集》《巢睫集》《西墅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翠裙红烛坐调笙”,这句诗中“翠裙”描绘出女子的穿着,色彩鲜艳,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红烛”则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坐调笙”点明了女子正在吹奏笙这一动作,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一份艺术气息。次句:“一曲娇歌万种情”,这句诗中“一曲娇歌”承接上句,进一步描写女子的演唱。“娇歌”体现出歌声的柔美、婉转。“万种情”则强调了歌声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可能是喜悦、哀愁、思念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第三句:“二十四桥春水绿”,这句诗中“二十四桥”是扬州的著名景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春水绿”描绘出桥下春水的颜色,给人以清新、明朗之感,展现出扬州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末句:“兰桡随处傍花行”,这句诗中“兰桡”指装饰华美的船桨,此句描写了船只随处划动,靠近花儿前行的情景。“随处”表现出一种自由、闲适的状态,“傍花行”则进一步营造出优美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扬州春天的美好与惬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憨山大师《登南安城》

下一篇:明·朱曰藩《枕流桥避暑口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