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分明天上云":水中的云影分明是天上的行云的倒影,
# 水底分明:水中云影清晰。
"可怜形影似吾身":那轻盈之态正如衲子的身心。它自由舒展,如佛性一般空幻虚渺。
# 可怜形影:天上水中可怜惜的一片孤云,一样单薄微小。
"何妨舒作从龙势":可是没有什么能妨碍它化作奔腾的蛟龙,
# 从龙势:然而“极小同大”,“云从龙”,为天龙行雨之宏大气势,一雨顿消万里尘埃。法雨,正法行则尘劳(烦恼)净。
"一雨吹销万里尘":洒下智慧的雨露,荡涤万里红尘,洗去愚者的无明与烦恼。
# 销:除去。
晚唐著名诗僧
齐己(864~937?),唐末诗僧。俗姓胡,名得生,自号衡岳沙门,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工诗善琴,擅长行书,风雅放逸,颇有诗名。为诗好苦吟,喜琢炼。其诗多登临酬答、感时伤怀之作,风格清润,语言简淡,在清润平淡中见僻远冷峭之致。代表作品有《早梅》《赠齐己诗》《寄曹松》等。著有《白莲集》《风骚旨格》。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豪情万丈的述怀诗。诗描绘诗人看到水底分明的天上云影,以云自比,心生感慨。诗人希望片云能展现从龙降雨的气势,消除世间尘埃。实际上是以云喻己,表达自己虽如片云般渺小,却渴望施展才华,为世间带来清明,抒发了怀才不遇但仍心怀壮志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人将自己的志向寄托在片云之上,借片云“何妨舒作从龙势,一雨吹销万里尘”,表达自己渴望像片云化为雨一样,为世间消除污浊,实现自己的抱负,使抽象的志向变得具体可感。比喻:“可怜形影似吾身”,将片云的形影比作自己,以云的孤独、漂泊等特性暗示自身的境遇,为后文借云抒情做铺垫。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水底分明天上云,可怜形影似吾身”,水面之下,清晰倒映着天上云朵,那灵动绰约的影子,恰似修行衲子纯净的身心。白云,于天际悠然飘荡,无心而为,却润泽世间万物,如同慈悲的化身。诗僧借此云象作比,恰恰彰显出自身秉持“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菩萨宏愿。后两句“何妨舒作从龙势,一雨吹销万里尘”,白云自在飘悠、肆意舒展,就像真如妙性,顺应机缘,在万物间变幻无穷。它随时能幻化为翻涌的蛟龙,挥洒如甘霖般的智慧,倾洒而下,将万里红尘中的尘埃一扫而空,清除众生内心的愚昧与无明。
4. 作品点评
此诗以飘荡的片云作为象征,生动展现出诗僧兼具悲悯情怀与高深智慧的广阔心胸及不凡气概,蕴含的深意超脱世俗。
# 我唐有僧号齐己,未出家时宰相器。
唐徐仲雅《赠齐己》
上一篇:唐·白居易《感故张仆射诸妓》
下一篇:唐·秦韬玉《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