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由来在得贤":治国安邦之本,自古在于任用贤才,
"莫言兴废是循环":莫说王朝兴衰乃天命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武侯(诸葛亮)如星辰陨落,周瑜亦英年早逝。
# 武侯:三国蜀诸葛亮死后谥为忠武侯,后世称之为武侯。
"平蜀降吴似等闲":蜀汉覆灭、东吴归降,竟如寻常之事。
北宋诗人
李九龄(?~?),北宋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乾德进士,曾任蓬州蓬池县令。李九龄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施展。他与史官卢多逊、扈蒙等共同修撰《旧五代史》,并和扈蒙共专笔削,七年书成。其诗主要为七言绝句,包括《代边将》《登楼寄远》《登昭福寺楼》《读三国志》等作品。著有《李九龄集》一卷,已佚。
1. 分段赏析
“有国由来在得贤”直抒胸臆,阐明核心观点。“有国”指国家存续,“由来”表示自古以来,“在得贤”强调关键在于得到贤能之人。此句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指出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为全诗定下基调。其中“得贤”二字举重若轻,将复杂的治国理念浓缩为对人才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莫言兴废是循环”是对传统历史观的反驳。“莫言”即不要说,“兴废是循环”指国家兴衰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诗人否定这种消极的历史轮回论,认为国家命运并非不可改变,而是与是否得到贤能密切相关。此句以否定句式强化观点,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历史能动性的认识,为下文以史实论证埋下伏笔。“武侯星落周瑜死”以具体史实为论据。“武侯星落”指诸葛亮(武侯)去世,古人常以将星陨落象征贤才离世;“周瑜死”则直接点明东吴重要谋臣周瑜的去世。此句列举三国时期两位杰出人物的离世,暗示蜀汉和东吴因此失去了栋梁之才,为后句国家衰败的结局作铺垫。诗人选取典型历史人物,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和历史厚重感。“平蜀降吴似等闲”用夸张手法强化观点。“平蜀”指魏国灭掉蜀汉,“降吴”指东吴归降,“似等闲”形容好像轻而易举。此句以蜀汉、东吴的迅速灭亡,印证前句“武侯星落周瑜死”导致的后果,进而论证“有国由来在得贤”的正确性。诗人以夸张的语气,突显了失去贤才后国家衰败的不可避免。
上一篇:唐·韩偓《夏夜》
下一篇:唐·戴叔伦《潘处士宅会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