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ǔ
zhōng
zhú
zhī
liù

朝代:明作者:杨慎浏览量:3
hóng
zhuāng
bàn
jiāng
fén
tōng
cǎo
huā
zān
qiàn
cǎo
qún
西
shè
dōng
lín
tóng
zhú
chuī
shēng
sài
zhāo
yún

译文

红妆女子结伴在碧绿江边,蓪草花插在茜草红裙上。西邻东舍一同点亮夜灯,吹笙打鼓赛祭朝云神女。

逐句剖析

"红妆女伴碧江濆":红妆女子结伴在碧绿江边,

"蓪草花簪茜草裙":蓪草花插在茜草红裙上。

"西舍东邻同夜烛":西邻东舍一同点亮夜灯,

"吹笙打鼓赛朝云":吹笙打鼓赛祭朝云神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蜀中竹枝词(其六)》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白描手法描绘蜀中女子参与民俗活动的场景,首句写红妆女子结伴于碧江边,次句刻画她们头戴蓪草花、身着茜草裙的明艳装扮,后两句转写夜间盛况,邻里燃烛欢聚,吹笙打鼓祭祀“朝云”神祇,展现浓郁的地方风情。全诗语言明快,通过“红妆”“碧江”“茜裙”“夜烛”等意象组合,勾勒出色彩鲜明、声韵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对蜀地淳朴民风与女性活力的赞美。诗中“赛朝云”暗含楚地祭祀巫山神女的传统,将民俗信仰与生活情趣相融,含蓄表达对自然与生命的礼敬。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学者。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正德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因“大礼议”事件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卒于戍所,追谥文献。杨慎学识广博,与解缙、徐渭有“明朝三大才子”之称。工诗文,善词曲。他的诗歌多取法六朝,风格秀美秾丽,推崇含蓄蕴藉,于明代独立门户。王世贞称杨慎为“词家功臣”,认为升庵词“好用六朝丽事,似近而远”。其散曲富有才情,俊逸华丽。代表作品有《江陵别内》《春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著有《升庵集》,另有杂著《升庵外集》,又有词曲《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红妆女伴碧江濆”,以明艳的“红妆”点染人物形象,少女们身着红衣结伴而行,与“碧江”的清澈江岸形成色彩对比,勾勒出蜀中水畔的鲜活场景。“碧江濆”既点明地点,又以碧绿江水衬托红妆,凸显少女的青春活力,画面清新灵动。次句“蓪草花簪茜草裙”,聚焦细节描写,少女以“蓪草花”为簪,身着“茜草”染就的红裙。蓪草为蜀地常见植物,茜草则是传统染料,二者皆取自乡土风物,既展现民间女子的巧思与天然情趣,又暗含对质朴生活的赞美。簪花与红裙的搭配,进一步强化了人物形象的明丽生动,富有地域生活气息。第三句“西舍东邻同夜烛”,由人物转入场景铺展。“西舍东邻”以互文笔法强调邻里齐聚,“同夜烛”描绘户户燃烛、灯火通明的夜晚盛况。烛光串联起整个村落,既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又暗写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温情,为末句狂欢埋下伏笔。末句“吹笙打鼓赛朝云”,将情绪推向高潮,乐声与鼓点交织,众人彻夜欢庆,“赛朝云”更以夸张手法形容喧闹声直冲云霄,仿佛要与朝霞争辉。“吹笙打鼓”的动态声效与“朝云”的瑰丽意象结合,既表现庆典的酣畅淋漓,又赋予画面蓬勃的生命力,最终升华出对蜀地民风乐天热情的歌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沈明臣《渡峡江》

下一篇:明·金大舆《与文源朱二过溧阳道上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