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香霞影绕楼台":山涧飘来清幽香气,天边霞光笼罩着楼台,
"卷箔凭阑耳目开":掀开竹帘倚着栏杆远望,耳目顿觉清爽畅快。
"况从旌旗近鸾凤":更何况跟随旌旗接近了鸾凤般的贤者,
"可怜谈笑出尘埃":谈笑之间仿佛超脱了世间的尘埃。
"火云不入长松径":炎热的云彩从不侵入松林间的小径,
"露茗何须白玉杯":清晨的露水烹茶何须用珍贵的玉杯盛载。
"谁道迎仙仙不至":谁说迎接仙人仙人不会到来,
"今朝还有谢公来":看啊,今日就有像谢灵运那样的雅士登临此地。
唐末五代前蜀诗僧、画家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唐天复间入蜀,蜀主王建称他“禅月大师”。贯休与陈陶、方干、李频等众多诗人交往唱酬,多奇思奇句,部分作品能反映社会现实。善画水墨罗汉及释迦弟子诸像,笔法坚劲,形象夸张,世称“梵相”,存世《十六罗汉图》传为其作。兼善草书,号曰“姜体”,时人比之为阎立本、怀素。著有《禅月集》。
1. 分段赏析
“涧香霞影绕楼台,捲箔凭阑耳目开”两句描绘了迎仙阁周边的优美景致。“涧香”点明山间溪流散发着芬芳气息,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霞影绕楼台”则以绚丽的霞光环绕楼阁,增添了神秘而瑰丽之感。“捲箔凭阑”写出诗人卷起帘子、凭栏眺望的动作,“耳目开”生动地表现出眼前美景让诗人顿感心旷神怡,视野与心境都豁然开朗。“况从旌旗近鸾凤,可怜谈笑出尘埃”两句,写诗人伴随冯使君出游,旌旗飘扬,仿佛靠近鸾凤般尊贵。“况从”强调了跟随冯使君的荣幸,“近鸾凤”以鸾凤比喻冯使君,凸显其高贵身份。“可怜谈笑出尘埃”中,“可怜”意为可爱、可羡,描绘出众人谈笑间超凡脱俗,远离尘世喧嚣,既展现了此次游赏的高雅氛围,也暗赞冯使君及其同游者的不凡气度。“火云不入长松径,露茗何须白玉杯”两句,“火云”指炽热的夏日云霞,“长松径”描绘出松树成荫的幽静小路,此句表明即便夏日炎热,迎仙阁周边松径却凉爽宜人,火云无法侵入,突出此地环境的清幽凉爽。“露茗何须白玉杯”意思是用清晨带露的茶叶煮成的茶,品质绝佳,无需精美的白玉杯来衬托,以茶的美好进一步烘托出此地的超凡脱俗与闲适惬意。“谁道迎仙仙不至,今朝还有谢公来”两句,“谁道迎仙仙不至”以反问语气,打破“迎仙仙不至”的固有观念,制造悬念。“今朝还有谢公来”则给出答案,将冯使君比作谢公(谢公一般指谢灵运,以才学与高雅著称),高度赞美冯使君的到来,如同仙人降临,为此次游赏增添了非凡意义,也流露出诗人对冯使君的崇敬与此次同游的欣喜之情。
上一篇:唐·徐夤《楚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