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帐香消病骨轻":斗帐中香气消散,病体变得轻快,
"少年忆得赋秋声":忆起少年时曾写过赋咏秋声的文字。
"青藜火暖西风劲":青藜灯火焰温暖,西风强劲,
"白玉堂深昼漏清":白玉堂深邃,白日的漏刻声清晰。
"上帝云霄陪绛节":在云霄之上陪伴天帝的仪仗,
"仙人星汉湿金茎":仙人在银河边沾湿了承露的金茎。
"高山流水空瞻溯":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已不可见,徒然追慕,
"只恐涓埃报未成":只恐怕微薄之力也未能报答。
明代文学家
陆深(1477~1544),明代文学家。初名荣,字子渊,号三汀,晚号俨山,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弘治进士,授编修。因忤逆刘瑾,调任南京主事,历国子司业、祭酒,充经筵讲官等职。累官詹事府詹事。卒后,赠礼部侍郎,谥文裕。陆深与徐祯卿、文徵明等切磨文艺,故其论诗既主格调又重性情,文尊秦汉,亦不废欧苏。其诗以和平典雅为宗,与徐祯卿并有文名,书法仿李邕、赵孟。著有《俨山集》《陆文裕续集》《南巡日录》《史通会要》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斗帐香消病骨轻,少年忆得赋秋声”:以秋日病中场景起兴,帐中沉香已散,病骨因秋气而觉轻,暗含时光流逝、身世飘零之感。后句陡转忆昔,少年时曾以秋声入赋,今昔对比中,既见岁月沧桑,又透露出对往昔才情的追怀。一个“忆”字,将读者引入诗人内心世界,为全诗奠定感怀基调。颔联“青藜火暖西风劲,白玉堂深昼漏清”:转写眼前景与身世境。青藜火暖,西风劲吹,一暖一寒,既写秋日气候,又暗喻人生境遇的冷暖交替。白玉堂深,昼漏声清,以宫廷深院的清冷,映衬诗人内心的孤寂。此联对仗工整,意象鲜明,通过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落寞。颈联“上帝云霄陪绛节,仙人星汉湿金茎”:笔锋陡转,由实入虚,想象自己陪侍上帝于云霄,与仙人共游星汉。绛节、金茎等意象,皆出自神话传说,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此联表面写超凡脱俗之境,实则暗含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是诗人壮志难酬、理想破灭后的精神寄托。尾联“高山流水空瞻溯,只恐涓埃报未成”: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之典,抒发知音难觅、壮志未酬的悲慨。空瞻溯,言其徒然追慕前贤;只恐涓埃,则自谦报国之志微薄如尘。此联情感深沉,既见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又透露出无法实现的无奈与哀伤,使全诗情感达到高潮,余韵悠长。
上一篇:明·朱瞻基《赐许廓巡抚河南诗》
下一篇:明·李东阳《茶陵竹枝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