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百州县":河南地区有上百个州县,
"七郡所分治":由七个郡分别进行治理。
"前岁农事缺":前些年农业生产歉收,
"旱涝始复继":先是干旱接着又遭遇洪涝。
"衣食既无资":百姓们既没有了获取衣食的来源,
"民生曷繇遂":生活又怎能顺遂如意。
"顾予位民上":我身为百姓的君主,
"日夕怀忧愧":日日夜夜心中怀着忧虑和愧疚。
"尔有敦厚资":你拥有敦厚老实的资质,
"其性勤抚字":生性就勤于安抚百姓。
"徙者必辑绥":对于那些流亡迁徙的人一定要加以安抚,
"饥者必赈济":对饥饿的百姓一定要进行赈济。
"咨询必周历":了解情况一定要全面周详地走访,
"毋惮躬劳棨":不要害怕亲身奔波劳累。
"虚文徒琐碎":那些空洞无物的虚文只是琐碎无用,
"所至皆实惠":所到之处都要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勉旃罄乃诚":努力吧,竭尽你的忠诚,
"庶用副予意":但愿你做的能符合我的心意。
明朝第五位皇帝
朱瞻基(1398~1435),即明宣宗。明代皇帝。永乐九年立为皇太孙,数从成祖北巡、征讨。仁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洪熙元年即皇帝位,年号宣德。他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继续实行仁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史称“仁宣之治”。卒葬于景陵,庙号宣宗,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瞻基擅长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绘画,书法遒劲圆熟。其作品风格雅致,诗文创作丰富。主要作品有《乐静诗》《武侯高卧图》《雪意歌》等。
1. 分段赏析
前六句“河南百州县,七郡所分治。前岁农事缺,旱涝始复继。衣食既无资,民生曷繇遂”这几句诗描述了河南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面临的困境。河南地域广阔,有众多州县,由七郡分别治理。然而,前几年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灾害,先是干旱,接着又是洪涝,导致农民失去了衣食的来源,生活陷入了困境。诗人通过这些诗句,表达了对河南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忧虑。中间六句“顾予位民上,日夕怀忧愧。尔有敦厚资,其性勤抚字。徙者必辑绥,饥者必赈济”这里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作为君主,处于百姓之上的位置,却未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日夜都心怀忧虑和愧疚。然后,诗人对许廓进行了赞扬和嘱托,认为他有敦厚的资质,生性勤于安抚百姓。希望他能够对流亡的人加以安抚,对饥饿的人进行救济,切实为百姓解决问题。最后六句“咨询必周历,毋惮躬劳棨。虚文徒琐碎,所至皆实惠。勉旃罄乃诚,庶用副予意”这几句诗是诗人对许廓的进一步告诫和期望。诗人希望许廓在巡抚河南的过程中,要全面地去咨询了解情况,不要害怕亲自辛劳,不要去做那些琐碎无用的虚文之事,所到之处都要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后,诗人鼓励许廓要尽力展现出自己的忠诚,希望他的所作所为能够符合自己的心意,让河南的百姓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下一篇:明·陆深《秋怀十二首(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