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i
怀
xiàng

朝代:明作者:李攀龙浏览量:3
mén
qiū
miǎo
sòng
xiān
chá
kāi
zūn
gǎn
suì
huá
bìng
shān
zhōng
shēng
guì
shù
huái
怀
rén
jiāng
shàng
luò
méi
huā
chūn
lái
hóng
鸿
yàn
shū
qiān
lóu
tái
xuě
wàn
jiā
nán
yuè
dōng
hái
wǎng
yīng
lián
huàn
zhì
tiān

译文

在蓟门深秋时节送别乘槎而去的友人,如今打开酒樽相聚已到了岁末时节。我在山中卧病期间桂树已然生长起来,思念友人时江上的梅花正悄然飘落。春天到来鸿雁会捎去千里之外的书信,夜色里楼台笼罩着白雪覆盖千家万户。你要独自前往南粤和东吴等地,该会怜惜我这卑微官职困在远方。

逐句剖析

"蓟门秋杪送仙槎":在蓟门深秋时节送别乘槎而去的友人,

"此日开樽感岁华":如今打开酒樽相聚已到了岁末时节。

# 感:一作转。

"卧病山中生桂树":我在山中卧病期间桂树已然生长起来,

"怀人江上落梅花":思念友人时江上的梅花正悄然飘落。

"春来鸿雁书千里":春天到来鸿雁会捎去千里之外的书信,

"夜入楼台雪万家":夜色里楼台笼罩着白雪覆盖千家万户。

"南粤东吴还独往":你要独自前往南粤和东吴等地,

"应怜薄宦滞天涯":该会怜惜我这卑微官职困在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怀子相》是明代李攀龙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描绘送别场景与时光流转之景;颔联借山中桂树、江上梅花,抒发卧病与怀人的心绪;颈联以鸿雁传书、楼台雪景,延伸思念与所见之景;尾联写独自远行的境遇,流露因官职微薄滞居他乡的怅然。此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表达出对亲友的牵挂与自身境遇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

李攀龙(1514~1570),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他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代表作家。李攀龙的各体诗中,以七律和七绝较优。其七律高华矜贵,俊洁响亮,格调、风韵不让唐人;七绝学习中晚唐,大量用典。代表作品有《塞上曲送元美》《送子相归广陵》《初春元美席上赠茂秦得关字》等。著有《沧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蓟门秋杪送仙槎,此日开樽感岁华”,从分别与相聚的场景里透出时光流转的意味。“蓟门秋杪送仙槎”写出此前在蓟门深秋送友人远行的情景,“仙槎”的说法给分别添了几分悠远感;“此日开樽感岁华”则转到当下,如今再次举杯共饮,时节已经变换,从秋到新岁的流转,藏在两次相聚的对比里,带着对重逢的些许感慨。颔联“卧病山中生桂树,怀人江上落梅花”,用具体的景象托出思念与处境。“卧病山中生桂树”写自己在山中生病时,桂树已悄然生长,将病中的寂寥融入自然景象;“怀人江上落梅花”则转向对友人的思念,想象友人所在的江上梅花飘落,那份牵挂随着落花的意象变得具体,病中的独处与对人的牵挂相互映衬,情感显得细腻而实在。颈联“春来鸿雁书千里,夜色楼台雪万家”,以不同时节的画面延伸思念的维度。“春来鸿雁书千里”想着春天到来时,鸿雁会捎去远方的书信,让思念有了传递的依托;“夜色楼台雪万家”则描绘出夜晚楼台外,大雪覆盖千家万户的景象,静谧的雪景里藏着对远方的惦记,两种场景一春一冬,丰富了诗中的画面。尾联“南粤东吴还独往,应怜薄宦滞天涯”,直抒对友人的理解与关切。“南粤东吴还独往”写出友人在南粤、东吴等地独自奔波的状态;“应怜薄宦滞天涯”则带着体谅,知道友人是因官职低微才滞留他乡,没有刻意的抒情,却在平实的话语里,流露出对友人处境的心疼与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高启《皋桥(在阊门内,由汉皋伯通所居得名。唐妓》

下一篇:明·马来如《谢南阳王大人以手札见讯兼有巾箑之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