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uān
huā

朝代:唐作者:施肩吾浏览量:1
juān
huā
shí
yāo
yàn
rán
suǒ
hèn
chéng
rén
shí
dīng
níng
qiǎn
chūn
fēng
chuī
liú
jiā
rén
yán

译文

杜鹃花开的时候娇艳无比,遗憾的是帝城的人不认识它的美。叮嘱不要让春风把杜鹃花吹走,留下来与美人比一比容貌。

逐句剖析

"杜鹃花时夭艳然":杜鹃花开的时候娇艳无比,

"所恨帝城人不识":遗憾的是帝城的人不认识它的美。

"丁宁莫遣春风吹":叮嘱不要让春风把杜鹃花吹走,

"留与佳人比颜色":留下来与美人比一比容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杜鹃花词》是唐代施肩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围绕杜鹃花展开,前两句描绘了杜鹃花盛开时娇艳的姿态,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其不被京城人知晓的遗憾之情。后两句诗人将杜鹃花拟人化,诗人再三叮嘱春风不要吹落杜鹃花,希望它能与美人比试容颜,进一步突出了杜鹃花的美丽。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通过对杜鹃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道士

施肩吾(?~?),唐代诗人、道士。字希圣,号东斋、栖真子,世称华阳真人,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元和进士,后隐于洪州西山(今江西南昌西,一名南昌山)修道。其诗风奇丽,题材广泛,描绘海岛风情生动,想象丰富,擅绝句。代表作品有《夏雨后题青荷兰若》《经桃花夫人庙》。著有《西山群仙会真记》《太白经》《黄帝阴符经解》《钟吕传道集》等,另有诗《西山集》10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抒情诗。描绘了杜鹃花盛开时夭艳的景象,诗人因帝城人不识其美而感到遗憾,展现了对杜鹃花的喜爱与珍视。借物抒情,以花自比,表达了诗人自己才华不被赏识的惆怅与郁闷。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的前两句“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杜鹃花的“夭艳然”,即美丽、茂盛的姿态与“帝城人不识”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杜鹃花的绚烂绽放,充满生机与活力,另一边是帝城人的冷漠与无视,突出了杜鹃花不被赏识的命运,也借此暗示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感伤。

3. 分段赏析

“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施肩吾笔下,杜鹃盛放之姿跃然纸上,繁花灼灼,绚烂夺目,尽显生机与柔美。然而,如此绝艳却无人问津,尤其是居于帝城的达官显贵,对其美貌与魅力视而不见。诗句中,杜鹃花的明艳动人与帝城人的冷漠忽视形成强烈反差,这种鲜明的比照,不仅勾勒出画面的冲突感,更暗含深意。“夭”字生动描绘出花朵的娇美繁盛,“帝城”直指京城,而“帝城人”所指的权贵阶层,在古代往往是人才命运的关键裁决者。正如李白诗中“借问欲楼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将“向帝城飞”视作施展抱负、为国效力的途径,施肩吾此句同样饱含期待。可现实是,他虽高中元和进士,却壮志难酬,一生未得入仕良机,最终只能隐居洪洲西山,遁入道门。因此,这两句表面写花,实则是诗人借花自喻,感叹自身才华被埋没,满腔抱负无处施展的无奈与怅惘。“丁宁莫遣春风吹,留与佳人比颜色。”诗人满怀怜惜,轻声叮嘱春风,莫要轻易吹落这无人赏识的杜鹃花,让它留存于世,与佳人比美争艳。这看似是对杜鹃花命运的关切,实则进一步抒发了其红颜薄命的慨叹。在无人欣赏的境遇下,杜鹃花只能自我珍视,与佳人相较风姿,而这其中也渗透着诗人“人不识之我自惜”的孤高心境。诗句以花喻己,再次将个人怀才不遇的情感与花的命运紧密相连,在细腻的笔触中,传递出深沉的自怜与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下一篇:唐·李颀《塞下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