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雁门郡":黄云笼罩着雁门郡,
"日暮风沙里":日落时分处在风沙之中。
# 暮:天黑。
"千骑黑貂裘":上千骑兵身披黑色貂裘,
# 黑貂裘:黑色貂皮大衣。
"皆称羽林子":他们都被称为羽林军将士。
# 皆:都。
"金笳吹朔雪":金色的胡笳吹奏声中,北方的雪花飞舞,
"铁马嘶云水":披着铁甲的战马嘶鸣,响彻云水之间。
# 嘶:叫。
"帐下饮蒲萄":在营帐之下饮用着葡萄美酒,
# 帐下:营帐里。
"平生寸心是":这平生的一片赤诚之心就在于此了。
盛唐诗人
李颀(?~753?),唐代诗人,家居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交游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都有诗作往还。其所作边塞诗,风格豪壮奔放、慷慨深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寄赠友人之作,刻画人物形貌神情颇为生动。笃信道教,相关作品亦多。代表作品有《送魏万之京》。有《李颀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塞外雁门郡日暮时分风沙漫天的景象,展现了身着黑貂裘的羽林战士们的飒爽英姿,营造出豪迈壮阔的氛围,表达了对这些战士的赞美之情。
2. 分段赏析
开篇“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诗人以雄浑笔触勾勒出一幅边塞图景。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首设,疆域涵盖今山西河曲等地,唐代天宝、至德年间代州亦曾更名雁门郡。此时,厚重的黄云遮蔽苍穹,暮色如墨浸染四野,狂沙裹挟着呼啸风声肆意奔涌。这两句通过环境描写,为羽林军的登场铺陈出苍茫神秘的背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肃杀的边塞战场。“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千骑精锐身着黑貂裘衣,如黑色洪流般破空而至,瞬间抓住读者目光,营造出强烈的压迫感。“千骑”突显队伍规模宏大,“黑貂裘”则既彰显衣饰华贵,又以冷冽的黑色烘托出羽林军不怒自威、庄严肃穆的气势。随即“皆称羽林子”点明身份,整齐划一的自称,尽显这支军队气宇轩昂、纪律严明的风采。“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胡笳声声穿透纷飞的朔方大雪,披甲的战马昂首嘶鸣,与云水激荡之声交织回响。笳作为汉代盛行于塞北、西域的管乐器,与朔雪、云水共同勾勒出边塞特有的悲壮苍凉之景,生动展现出羽林军在风雪中戍边巡行,虽历经艰辛却豪情满怀的生活状态。诗至尾句“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巡防归来的羽林军于军帐中痛饮葡萄酒,杯中流转的不仅是美酒,更承载着他们复杂的心境。豪饮间既有戍边卫国的壮志豪情,亦暗含无法言说的愁绪与期许,一切尽在这杯酒中,余韵悠长,引发读者无尽遐想。
3. 作品点评
此五言边塞诗如同一幅雄浑壮阔的水墨长卷,以苍茫笔触勾勒出塞外的磅礴气象。开篇“黄云”蔽日,“风沙”漫卷,奠定苍凉基调;继而“金笳”呜咽,“铁马”嘶鸣,将听觉与视觉交织,尽显战地肃杀。“朔雪”与“云水”的冷冽意象,与“貂裘”的厚重华贵形成质感碰撞,而“蒲萄”美酒的琥珀光泽,更在豪迈中注入一丝微醺的柔情。诗人巧妙地将大漠的雄浑、军旅的壮阔与人性的温度熔于一炉,使整首诗既回荡着金戈铁马的铿锵,又流淌着壮志未酬的幽思,于苍茫中见风骨,在豪迈里藏深情。
# 只在影响,绝佳。
明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
# 有惨淡之气象。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
上一篇:唐·施肩吾《杜鹃花词》
下一篇:唐·翁绶《横吹曲辞·陇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