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shàng
féng
yǒu
rén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1
guó
guī
rén
jiǔ
bēi
zàn
tíng
lán
zhào
gòng
péi
huí
cūn
lián
sān
xiá
yún
cháo
sòng
jiǔ
jiāng
hán
lái
zuò
xiàng
tóu
huán
píng
yīn
hào
shū
huí
dào
shí
ruò
jiàn
dōng
wéi
wèn
jīng
shuāng
kāi

译文

见到故乡归来的朋友便一起饮酒,停下船桨任其随意漂流。村子连着三峡,晚云水雾蒸腾而起,大潮急流,九江秋雨又来到山口。我已经用了司马相如献赋的办法,须像殷浩入朝时那样得到友人的荐书。如果见到采菊东篱的陶渊明,试着问他那霜菊开放是什么时候。

逐句剖析

"故国归人酒一杯":见到故乡归来的朋友便一起饮酒,

# 归人:回归家园的人。

"暂停兰棹共裴回":停下船桨任其随意漂流。

# 兰棹:兰舟。

"村连三峡暮云起":村子连着三峡,晚云水雾蒸腾而起,

"潮送九江寒雨来":大潮急流,九江秋雨又来到山口。

"已作相如投赋计":我已经用了司马相如献赋的办法,

# 投赋:投壶,是古代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相如:司马相如(汉代),字长卿,汉族,西汉大辞赋家。

"还凭殷浩寄书回":须像殷浩入朝时那样得到友人的荐书。

# 殷浩:东晋大臣,字渊源。

"到时若见东篱菊":如果见到采菊东篱的陶渊明,

# 东篱菊:指代陶渊明。陶渊明因有“采菊东篱下”一诗,后人以“东篱菊”指代陶渊明。

"为问经霜几度开":试着问他那霜菊开放是什么时候。

# 经霜:经过秋霜,比喻历经考验或者磨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上逢友人》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写与来自故乡的友人相逢,一同饮酒,停下船只徘徊交谈,自然地流露出久别重逢的喜悦和真挚情谊。颔联“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描绘远处村庄连接着三峡,暮云涌起,潮水带来九江的寒雨,借景抒情,既写出眼前景色的壮阔苍茫,也暗示了人生的变幻和内心的愁苦。颈联“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运用司马相如和殷浩的典故,表达自己如司马相如般投身创作,渴望能像殷浩得到友人赏识,展现了诗人在人生低谷时仍胸怀壮志,渴望有所作为。尾联“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想象分别后友人见到东篱菊花时,询问其经霜开落情况,借菊花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此诗通过描写江上与友人相逢的场景,运用典故,展现了与友人重逢的喜悦,抒发了渴望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语言含蓄深沉,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839年春,杜牧携弟弟杜凯到浔阳(今江西九江),之后独自从九江出发,沿长江、汉水乘船,经南阳、武关等地重返长安,准备补任史馆修撰,这首诗便是此次行程中在江上遇见故乡友人时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题材为赠友抒怀诗。诗歌开篇描绘与友人在江上相逢共饮、停船徘徊的情景;颔联以三峡、九江的暮色江景,营造出苍茫氛围,暗示人生境遇;颈联以司马相如和殷浩自比,表明创作抱负与渴望知音的心情;尾联通过想象询问东篱菊花经霜开落,传达时光飞逝与对友情的珍视。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描写了村落与三峡相连,傍晚时分暮云涌起,潮水裹挟着九江的寒雨袭来的景象。诗人将内心的愁苦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融入到这些景色之中,使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凄凉、压抑的氛围,含蓄地表达出复杂的情绪。用典:“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运用了司马相如向汉武帝投赋从而得到赏识和殷浩被废黜后仍寄书表达志向的典故。诗人借此丰富了诗歌内涵,委婉地表达出自己渴望得到赏识、实现抱负的志向,以及对友人传达自身情况的期待。虚实结合:“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裴回。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是实写,描绘了与友人在江上相逢,停下船只共饮一杯酒,以及当时所见的周边景色。“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是虚写,想象分别之后自己的打算,以及拜托友人询问东篱菊花的情景。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情感表达的深度,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与友人的情谊以及内心的思绪。

3. 分段赏析

首联“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写与来自故乡的友人相逢,一同饮酒,停下船只徘徊交谈,自然地流露出久别重逢的喜悦和真挚情谊。颔联“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描绘远处村庄连接着三峡,暮云涌起,潮水带来九江的寒雨,借景抒情,既写出眼前景色的壮阔苍茫,也暗示了人生的变幻和内心的愁苦。颈联“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运用司马相如和殷浩的典故,表达自己如司马相如般投身创作,渴望能像殷浩得到友人赏识,展现了诗人在人生低谷时仍胸怀壮志,渴望有所作为。尾联“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想象分别后友人见到东篱菊花时,询问其经霜开落情况,借菊花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4. 作品点评

杜牧的《江上逢友人》在晚唐衰颓的氛围中,展现出知识分子的济世理想与抱负。诗歌在情感表达上真挚而深沉,既有与友人相逢的喜悦,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艺术手法上,巧妙运用典故、借景抒情和虚实结合,使诗歌含蓄典雅,富有韵味,体现了杜牧诗歌清新俊逸又富含深意的风格特点,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无名氏《春二首》

下一篇:唐·武则天《唐享昊天乐·第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