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u
wèn
yòu
yuán
zhě
yòu
yuán
zhàn
yùn
zhī
ā
hǎo
guò
qíng
suì
yùn
qiǎn

朝代:清作者:傅山浏览量:3
yáng
xióng
kuì
fēi
lún
kuàng
cái
zhuàn
měi
xīn
shí
lǎn
yíng
xiào
guǐ
xún
cháng
shǒu
shī
qián
shén
shēng
zēng
chǔ
yàn
xīng
guó
dào
táo
qián
shì
jìn
rén
huáng
guān
yóu
wèi
hái
yīn
lín
wèn
sēng
zhēn

译文

扬雄自比于我,我愧不敢当,更何况我还没有才能去撰写像《美新》那样的文章。十分之一的收入都懒得去经营,白白惹得鬼神嘲笑,平常忍受着屈辱,连钱财之神都离我而去。最厌恶褚彦凭借才能在齐国兴风作浪,却喜欢陶潜是晋代的高洁之人。我这身破衣黄冠还没有死去,还因为邻里之间的询问而记挂着僧珍。

逐句剖析

"扬雄拟我愧非伦":扬雄自比于我,我愧不敢当,

# 愧:一作槐。

"况复无才撰《美新》":更何况我还没有才能去撰写像《美新》那样的文章。

"什一懒营虚笑鬼":十分之一的收入都懒得去经营,白白惹得鬼神嘲笑,

"寻常守辱失钱神":平常忍受着屈辱,连钱财之神都离我而去。

"生憎褚彦兴齐国":最厌恶褚彦凭借才能在齐国兴风作浪,

"喜道陶潜是晋人":却喜欢陶潜是晋代的高洁之人。

"破衲黄冠犹未死":我这身破衣黄冠还没有死去,

# 未:一作末。

"还因邻里问僧珍":还因为邻里之间的询问而记挂着僧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客盂,盂有问余于右元者,右元占韵复之,阿好过情,遂如韵自遣》是明末清初诗人傅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傅山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展开感慨。首联以扬雄自比,谦虚地表示自己才不如人;颔联描述自己生活状态,懒于经营生计,忍受屈辱;颈联通过对比褚彦和陶潜,表达自己的好恶;尾联则回到自身,感慨自己虽未死去,却因邻里询问而有感触,整体展现出诗人在明末清初那个动荡时代的复杂心境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

傅山(1607~1684),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号真山、石道人、松侨老人等,山西阳曲人。康熙十七年,他被征博学鸿词科,授中书舍人,坚辞不就。在哲学上,傅山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注重实际,自称崇拜老庄,以“异端”自居。他评注诸家子书,并提倡“经子不分”,开清代子学研究的风气。他能画山水,风格古拙奇特;善书法,尤精于草书,并提出著名的“四宁四毋”主张。其诗风奇辟精奥,学杜甫,但较艰涩,多用隐喻。傅山医术精湛,擅长内、外、儿诸科,尤精于妇科。著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扬雄拟我愧非伦,况复无才撰《美新》”,傅山以扬雄自比,却又马上谦虚地说自己愧不敢当。“况复无才撰《美新》”进一步强调自己才能不足,《美新》是扬雄的作品,这里用此典故,既显示出傅山对自身才学的清醒认识,又有一种自谦之意。颔联“什一懒营虚笑鬼,寻常守辱失钱神”,这两句诗中“什一懒营”指对十分之一的收入都懒得去经营,“虚笑鬼”形象地写出这种懒惰可能招来的嘲笑。“寻常守辱”表明他平常忍受着屈辱,“失钱神”则幽默地说连钱财之神都离他而去,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傅山生活的不如意和他随性、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颈联“生憎褚彦兴齐国,喜道陶潜是晋人”,这两句诗中“生憎”即最厌恶,傅山厌恶褚彦凭借才能在齐国兴风作浪,这里的褚彦可能是当时现实中类似的人物。“喜道陶潜是晋人”则表达了他对陶潜的喜爱和推崇,陶潜是晋代的高洁隐士,傅山借此表达自己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尾联“破衲黄冠犹未死,还因邻里问僧珍”,这两句诗中“破衲黄冠”描绘出傅山此时贫困、简朴的形象,“犹未死”有一种自嘲的意味。最后一句“还因邻里问僧珍”,说明他虽然生活不佳,但仍因邻里的询问而有所触动,体现出他在困境中仍与他人有着一定的联系和互动,也流露出他复杂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九》

下一篇:清·叶小鸾《游仙诗(琼章亡后,仲韶梦青衣小鬟持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