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jìng

朝代:清作者:傅山浏览量:3
huǒ
shè
zhēn
gāo
xìng
liú
hóu
tài
yǒu
qíng
piān
zhāng
xiǎng
tiáo
huì
dìng
cháng
shēng
jiàn
qiú
rén
bēi
zhōng
wàn
míng
yōu
rán
lǎo
yǒng
jīng
qīng

译文

陈胜揭竿而起,真是有着令人敬佩的豪情壮志,留侯张良重情重义,让人感慨不已。优秀的文章想必能够永存世间,就像那夏蝉,虽生命短暂却能长久地被人记取。持剑希望能有匹敌他人的武艺,饮酒后万种忧虑都在杯中消散。看着篱笆旁的菊花悠然老去,怎能不吟咏荆轲那样的侠义之士呢?

逐句剖析

"伙涉真高兴":陈胜揭竿而起,真是有着令人敬佩的豪情壮志,

"留侯太有情":留侯张良重情重义,让人感慨不已。

"篇章想不死":优秀的文章想必能够永存世间,

"蜩蟪定长生":就像那夏蝉,虽生命短暂却能长久地被人记取。

"剑求一人敌":持剑希望能有匹敌他人的武艺,

"杯中万虑冥":饮酒后万种忧虑都在杯中消散。

"悠然篱菊老":看着篱笆旁的菊花悠然老去,

"可不咏荆卿":怎能不吟咏荆轲那样的侠义之士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径》是清代傅山所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以“秋径”为题,借历史人物与典故抒发情感。首联借“伙涉”“留侯”的典故,引发对功业与情怀的思考;颔联以文字不朽与生命短暂作比,表达对永恒的追寻。颈联前句写武力志向,后句写饮酒忘忧,展现内心矛盾。结尾联以“篱菊”象征隐逸,反问否定荆轲式的悲壮,暗含对闲适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含蓄地表达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

傅山(1607~1684),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号真山、石道人、松侨老人等,山西阳曲人。康熙十七年,他被征博学鸿词科,授中书舍人,坚辞不就。在哲学上,傅山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注重实际,自称崇拜老庄,以“异端”自居。他评注诸家子书,并提倡“经子不分”,开清代子学研究的风气。他能画山水,风格古拙奇特;善书法,尤精于草书,并提出著名的“四宁四毋”主张。其诗风奇辟精奥,学杜甫,但较艰涩,多用隐喻。傅山医术精湛,擅长内、外、儿诸科,尤精于妇科。著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伙涉真高兴,留侯太有情”运用典故开篇。“伙涉”指陈胜吴广起义时的豪情,“留侯”指张良的深情,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颔联“篇章想不死,蜩蟪定长生”形成巧妙对比。“篇章不死”说文章可传世,而“蜩蟪长生”用蝉的短暂生命反衬,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一扬一抑间见诗人思考。颈联“剑求一人敌,杯中万虑冥”转折写个人志趣。“一人敌”展现孤高气概,“万虑冥”则写借酒消愁,两句形成外在豪迈与内心忧思的对照。尾联“悠然篱菊老,可不咏荆卿”以景结情。“篱菊老”点明秋景,暗含岁月流逝; 咏荆卿”呼应开篇,用荆轲的悲壮收束全诗,使历史感慨与眼前秋景自然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徐灿《永遇乐·病中》

下一篇:清·叶小鸾《别蕙绸姊(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