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本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啊,
"叹孤踪、":可叹这孤独的踪迹,
"东南西北":走遍东南西北,
"形骸憔悴":身体都已憔悴不堪。
"自笑胸中何所慕":自己笑自己心中所仰慕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鹿鹿马蹄车轨":在这忙碌奔波、车马劳顿中,
"空送尽、":白白地让、
"年华似水":大好年华如流水般逝去。
"三十无成身渐老":三十岁了仍一事无成,身体渐渐老去,
"岂吾生潦倒真如此":难道我的一生真的就要这样潦倒下去吗。
"磨灭却":曾经的豪情壮志,
"五陵气":都已被消磨殆尽。
"夜来细数从前事":夜里一一细数过去的往事。
"记当时、":记得当时,
"兰舟画楫":乘着装饰华美的船,摇着精美的船桨。
"山川清美":欣赏着清新秀美的山川景色。
"谁遣匆匆轻作别":是谁让我那么匆匆忙忙地轻易分别,
"到底而今翻悔":到如今后悔不已。
"只落得":到头来只能是,
"悲歌燕市":在燕市中悲壮地歌唱。
"破浪乘风终有愿":乘风破浪的壮志终究还在心中,
"且鹴裘、":暂且用鹴裘、
"贯酒私相慰":换酒,自我安慰一番吧。
"白日落":太阳落山了,
"朔风起":北风呼啸而起。
清代诗人
高士奇(1645~1703),清代诗人。字澹人,号江村、瓶庐等,谥文恪,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监生供奉内廷,得康熙帝宠幸,官至少詹事,后因结党营私被劾,解职归里,又复召入京,直南书房。其工诗文,善书法,精鉴赏,所藏书画丰富。其诗题材较窄,多应制之作,内容贫乏,手法单一,少数诗篇文笔疏宕有韵味。著有《清吟堂全集》《左传纪事本末》《城北集》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仆本狂生耳”,以直白的自陈起笔,“狂生”二字勾勒出诗人曾经意气风发的形象;紧接着“叹孤踪、东南西北,形骸憔悴”,笔锋一转,写出如今漂泊四方、身形疲惫的境况,前后对比鲜明,既点出人生境遇的落差,又暗含壮志消磨的失意。“自笑胸中何所慕,鹿鹿马蹄车轨,空送尽、年华似水”,“鹿鹿”写出奔波劳碌的状态,“马蹄车轨”则具象化了漂泊的行踪;“空送尽、年华似水”用比喻手法,将流逝的时光比作流水,既感叹岁月虚度,又透着对自己劳碌却无所得的自嘲与无奈。“三十无成身渐老,岂吾生潦倒真如此”,直言三十岁仍一事无成、日渐衰老的现实,“岂”字带着不甘与困惑,强化了壮志未酬的伤感;“磨灭却,五陵气”中,“五陵气”代指少年时的豪情壮志,“磨灭”二字写出曾经的意气被生活消磨殆尽的悲叹。下片“夜来细数从前事”,由眼前转入回忆,自然引出对过往的追溯。“记当时、兰舟画楫。山川清美”,描绘出昔日乘舟出游、山水秀丽的美好场景,画面鲜活,与当下的落魄形成对比,更显如今的怅惘。“谁遣匆匆轻作别,到底而今翻悔”,直抒胸臆,写对当年轻率别离的懊悔,“翻悔”二字真切,道出内心的遗憾;“只落得,悲歌燕市”化用荆轲在燕市悲歌的典故,既写出如今只能悲歌遣怀的境遇,又暗合内心的愤懑与不甘。“破浪乘风终有愿,且鹴裘、贯酒私相慰”,“破浪乘风”化用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表明心中仍有壮志;“鹴裘贯酒”借用司马相如典,写以貂裘换酒自我慰藉,在无奈中透着一丝不屈,展现复杂的心境。结尾“白日落,朔风起”,以景结情。落日西沉、寒风呼啸的萧瑟景象,既点明时间与环境,又烘托出悲凉沉郁的氛围,将壮志未酬的伤感、漂泊的孤独融入景物之中,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