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江上多离别":在秣陵江畔,离别之景常见,
# 秣陵:地名。始建于秦汉时期,为南京治下的一个县,现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为原治所在地。
"雨晴芳草烟深":雨后初晴,芳草萋萋,烟雾朦胧。
"路遥人去马嘶沉":路途遥远,行人离去,马蹄声渐渐沉寂。
"青帘斜挂":酒馆的青布招牌斜斜挂着,
# 青帘:旧时酒店门口挂的幌子。
"新柳万枝金":新长出的柳枝如同万缕金丝。
"隔江何处吹横笛":江对岸何处传来横笛声?
"沙头惊起双禽":惊起了沙滩边栖息的一双水鸟。
"徘徊一晌几般心":我在这里久久徘徊,心里万般滋味,
"天长烟远":天长烟远,
"凝恨独沾襟":心里凝恨独自泪湿衣襟。
五代南唐词人
冯延巳(903~960),五代南唐词人。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同平章事。善辨说,能文章,工书法,尤长于词。其词多写男女离情别恨,语言清丽,善于借景抒情,词风婉约,对北宋晏殊、欧阳修等颇有影响。代表作品有《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谒金门·风乍起》等。 宋人辑为《阳春集》1卷。
1. 分段赏析
上片:秣陵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开篇点题,直陈秣陵江上历来充斥着诸多离别愁绪,一场雨后初晴,芳草在朦胧烟霭中显得愈发幽深,既点明了地点与环境氛围,又暗示离情之幽微难遣,如同这深深烟霭中的芳草,无边无际。“路遥人去马嘶沉”描绘出离人渐远、马蹄声渐消的画面,一个“沉”字,精准地刻画出随着距离拉长,送别之人内心的失落愈发沉重,声音的消逝象征着离别的不可挽回。“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视角一转,写江岸酒肆青帘斜挂,新柳在阳光映照下如万枝金缕,以乐景衬哀情,这明丽的春景与前文深沉的离别之情相互映衬,强烈的反差让离别的哀愁更添几分,恰似以美好反哺悲伤,倍增其沉痛之感。下片:“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从听觉入手,江对岸不知何处传来横笛之声,悠悠扬扬,惊起了沙滩上栖息的双禽,笛声往往表意幽咽,在此烘托出一种孤寂、怅惘的氛围,双禽受惊飞起,更显四周静谧,也暗示着离人内心被触动的波澜。“徘徊一晌几般心”直白地写出送别之人在原地徘徊良久,心绪百转千回,短短数字,将人在离别瞬间复杂且难以言说的心境展露无遗,彷徨、不舍、哀愁等情绪交织。“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收尾处将视野拉远,天空辽阔,烟霭悠悠伸向远方,在这宏大的背景下,主人公独自伫立,恨意凝结,潸然泪下,以景衬情,借天长烟远的苍茫,强化离恨的绵长久远,尽显其孤独与哀愁的深沉厚重。
下一篇:唐·翁洮《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