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àn
zuó
sān
shǒu

朝代:唐作者:卢仝浏览量:1
zuó
zhī
zhuī
jīn
zhī
zhuàng
xīn
jìn
shēng
bìn
qiū
fēng
luò
cháng
duàn
bàn
dǒu
jiǔ
kāi
chóu
méi
xián
míng
shèng
xíng
shèn
xīn
zhōu
gōng
kǒng
tiān
xià
dān
jiǔ
chuān
xiān
shēng
dān
jiǔ
yǒu
qián
zhāng
xiān
shēng
qián
yǎng
tián
yǒu
qián
qián
lián
bǎi
nián
zhòu
guò
liú
chuān
píng
shēng
xīn
shì
xiāo
sàn
jìn
tiān
shàng
bái
yōu
yōu
xuán
shàng
bǎn
bǎn
zhǔ
chē
jié
jié
西
xiàng
xián
shèng
nài
dào
xíng
jiē
bái
bái
huà
guǐ
quán
shēng
rén
píng
shēng
nián
shí
chū
jìn
jiǔ
guó
mǎn
wèng
niàng
jiǔ
bèi
mián

译文

昨日的时光已不可追,今日的时光转瞬即逝。这般这般又这般轮回,豪情壮志消磨尽,鬓发已斑白。秋风落叶时我客居他乡,愁肠欲断,没有斗酒就难展我的愁眉。那些贤名远扬、行为圣善的人其实背后吃了很多苦,周公孔子你们是否也在自欺欺人。天下那些浅薄之人苦恋美酒,玉川我本人也爱酒。浅薄之人有钱便肆意寻欢作乐,先生无钱却能安守恬淡寂寞。有钱无钱都很可怜,百年光阴如流水匆匆过。平生的心事浩茫随酒消散,唯有天上白日悠悠高悬。上天反复无常主宰着什么,太阳车急匆匆向西坠落。自古贤圣对此也无可奈何,他们的理想和抱负实现不了,最后都变成了白骨。白骨化为尘土鬼魂入黄泉,活着的人啊,莫辜负有生的时光。何时能离开这禁酒的国度,满瓮酿酒晒着太阳酣眠。

逐句剖析

"昨日之日不可追":昨日的时光已不可追,

"今日之日须臾期":今日的时光转瞬即逝。

# 期:等待。,须臾:时间短。

"如此如此复如此":这般这般又这般轮回,

"壮心死尽生鬓丝":豪情壮志消磨尽,鬓发已斑白。

# 鬓丝:白发。

"秋风落叶客肠断":秋风落叶时我客居他乡,愁肠欲断,

"不办斗酒开愁眉":没有斗酒就难展我的愁眉。

"贤名圣行甚辛苦":那些贤名远扬、行为圣善的人其实背后吃了很多苦,

"周公孔子徒自欺":周公孔子你们是否也在自欺欺人。

# 周公孔子徒自欺。:一作“骨朽名扬徒尔为”。周公:周公旦。扶佐成王平管叔、蔡叔叛乱,安定天下。徒:空的。

"天下薄夫苦耽酒":天下那些浅薄之人苦恋美酒,

# 耽:沉迷。

"玉川先生也耽酒":玉川我本人也爱酒。

"薄夫有钱恣张乐":浅薄之人有钱便肆意寻欢作乐,

# 恣:肆意,放纵。

"先生无钱养恬漠":先生无钱却能安守恬淡寂寞。

# 恬:淡。

"有钱无钱俱可怜":有钱无钱都很可怜,

"百年骤过如流川":百年光阴如流水匆匆过。

# 流川:河流水。

"平生心事消散尽":平生的心事浩茫随酒消散,

"天上白日悠悠悬":唯有天上白日悠悠高悬。

"上帝板板主何物":上天反复无常主宰着什么,

"日车劫劫西向没":太阳车急匆匆向西坠落。

"自古贤圣无奈何":自古贤圣对此也无可奈何,

"道行不得皆白骨":他们的理想和抱负实现不了,最后都变成了白骨。

"白骨土化鬼入泉":白骨化为尘土鬼魂入黄泉,

"生人莫负平生年":活着的人啊,莫辜负有生的时光。

"何时出得禁酒国":何时能离开这禁酒的国度,

"满瓮酿酒曝背眠":满瓮酿酒晒着太阳酣眠。

# 瓮:一种口小肚大的容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叹昨日三首》是唐代卢仝创作的一组七言古诗。这组诗中,作者感叹时光飞逝,人生坎坷,自身壮志难以实现。作者身处贫困潦倒之境,又对饿殍遍野的景象感到无奈,期盼百姓能富足无忧,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与美好期许,以递进式结构展开对时间流逝与生命困境的思考。其一写时光易逝、壮志消磨的愁绪,及对贤圣之道的质疑,“昨日之日不可追”等意象奠定时空主题;其二以自身与“薄夫”耽酒的对比,叹人生短暂、心事消散,借“薄夫”与“玉川先生”的对比深化对人生价值的探讨;其三感慨时光无情、贤圣难存,抒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诘问天命收束全篇。诗歌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语言质朴直白,且在声调创新上融合排比句式与艰涩语体,形成“怪”体风格特征。“周公孔子徒自欺”等诗句更彰显出对儒家圣贤观的批判意识,将时光流逝的无奈、怀才不遇的愤懑及对现实的感慨融入其中,情感强烈。组诗风格率真,于朴素中见深沉,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现实的独特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卢仝(775?~835),唐代诗人。号玉川子,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境贫困,刻苦读书,不愿仕进。曾作《月蚀诗》讥刺当时宦官专权,为韩愈所称。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涯同时遇害。其诗受韩愈、孟郊影响,多写长篇古体,用古文拗峭句法,以怪生新,形成险怪诗风。著有《玉川子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古诗,也是一组感怀诗。借“秋风落叶”等景象,写出了时光飞逝、人生坎坷、壮志难酬的感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与期许,以及对儒家圣贤观的批判,融入了对现实的失望和对人生真相的领悟。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壮心死尽生鬓丝”一句,直接抒发了壮志消磨殆尽的悲叹。“壮心死尽”直白道出豪情壮志已荡然无存,“生鬓丝”则以白发丛生的景象,坦露岁月流逝带来的颓唐与无奈,不加掩饰地将内心的失意与怅惘倾泻而出,情感浓烈而直接。象征:“上帝板板主何物”中,“上帝”象征宇宙的主宰力量,体现对命运主宰者的追问;“日车劫劫西向没”里,“日车”象征时间的流逝,以太阳西沉不停歇,表现时光一去不返;“道行不得皆白骨”中,“白骨”象征生命的终结,无论贤圣终成白骨,凸显生命无常。这些象征共同强化了对人生意义与命运的哲思。对比:“薄夫有钱恣张乐,先生无钱养恬漠”两句,将“薄夫”与“玉川先生”对比。薄夫有钱便放纵寻乐,先生无钱却安于淡泊,通过两者在金钱与生活态度上的差异,凸显不同的人生选择,深化对人生价值的探讨——有钱者的放纵与无钱者的恬然,究竟哪种更有意义。反问:“何时出得禁酒国”一句,以诘问收束全篇。诗人明知“禁酒国”难出,却偏问“何时出得”,表面是渴望逃离禁酒束缚、畅饮自适,实则借反问抒发对命运束缚的不甘——连饮酒这点快乐都被剥夺,人生自由何在?将对天命的质疑化为具体的生活渴望,强化了对生命价值的追问与对现实的无奈。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诗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首句“昨日之日不可追”利用否定句式强调昨天的时光已经过去,不可扭转,与“今日之日须臾期”时光的短瞬更加说明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壮心死尽生鬓丝”通过鬓发斑白的外部表象,隐喻岁月流逝下精神理想的衰微,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慨叹。“秋风落叶”意象承续传统悲秋情绪,“不办斗酒”的困顿既写物质匮乏,更见精神困窘。表现出旅客的内心痛苦不已,却又无法通过痛饮来解除忧愁。末句对周公孔子的质疑,实质是对儒家价值体系的反思,揭示圣贤权威下个体生命的现实困境。整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悲叹。第二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淡泊名利的生活。前四句薄夫耽酒“有钱恣张乐”,玉川耽酒“无钱养恬漠”,描述了在对于酒水享乐上诗人与天下人的不同态度,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后四句“百年骤过如流川”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平生心事消散尽”所有的一切烦心琐事都烟消云散了。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待生活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第三首诗以一种哲学思考的方式探讨了人生和生命的意义。“上帝板板”“日车劫劫”“白骨”象征着宇宙的力量、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们终将化为尘土的命运,暗示天道运行的无情与宿命感,“贤圣无奈何”的断言彻底消解圣贤崇拜的崇高性。白骨化鬼、泉壤相隔的阴森图景,直指人们终将化为尘土的命运,生命终将湮灭的本质,即使贤圣也无法摆脱。而“莫负平生年”又是诗人呼吁活着的人们不要辜负自己的生命,珍惜平凡的日子的劝诫。最后的“禁酒国”意象颇具反讽:借酒消愁本为俗世常态,诗人却渴望挣脱此“禁”而纵酒,实为对礼法桎梏的摆脱,渴望享受人生的快乐,远离世俗的束缚。整首诗透过古典的意象和句式,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向往自由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罗隐《宫词》

下一篇:唐·白居易《留题开元寺上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