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光岚彩四面合":云气山岚升起四野弥漫,
# 岚彩:山林中像云彩一样的雾气。
"柔柔垂柳十余家":柔柳垂荫下有十余人家。
# 柔:一作桑。
"雉飞鹿过芳草远":锦雉野鹿飞跃芳草地,
# 雉:野鸡。
"牛巷鸡埘春日斜":村巷鸡畜沐浴春日斜。
# 鸡埘:鸡儿进窝了。埘,在墙上挖洞而成的鸡窝。,牛巷:牛儿进巷了。
"秀眉老父对樽酒":长眉老翁悠闲自斟酒,
# 秀眉:老年人常有几根眉毫特别长,称为秀眉,旧以为是长寿的象征。
"蒨袖女儿簪野花":红袖女娃清秀戴野花。
# 簪:插戴。,蒨袖:大红色的衣袖。蒨通“茜”,即茜草,根可作红色染料,这里指红色。
"征车自念尘土计":感自己舟车行旅总奔忙,
# 计:生计。,征车:旅途中乘坐的车。
"惆怅溪边书细沙":怀惆怅叹向溪边乱涂鸦。
# 书细沙:在细沙上书写。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商山麻涧一带优美的田园风光与质朴闲适的乡村生活。开篇展现商山麻涧云岚环绕、垂柳依依的山村全景;颔联通过雉飞鹿过、牛巷鸡埘,勾勒出乡村春日傍晚充满生机又和谐的画面;颈联刻画老父饮酒、少女簪花的生活场景。尾联诗人笔锋一转,念及自己为仕途车马劳顿,满心惆怅,曲折地表达了因仕途曲折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富有意趣。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描绘了商山麻涧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如“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借这些美景抒发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又通过尾联“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借景表达了自己对仕途奔波的惆怅与无奈。动静结合:“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中,雉飞鹿过是动景,牛巷鸡埘在春日斜照下是静景,动静相互映衬,使乡村画面更具生机与活力,也突出了乡村的宁静祥和。白描: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如“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不加渲染地勾勒出老父饮酒、少女簪花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乡村人物的生活状态和质朴自然的特点。远近结合:首联从远处写云光岚彩和垂柳环绕的村庄,是远景;颈联则聚焦于近处的老父和女儿,是近景。远近结合使诗歌描绘的画面富有层次感,全方位地展现了商山麻涧的风貌。
3. 分段赏析
首联“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桑垂柳十余家”,前半句描绘出春日里如梦似幻的美好景象。“岚彩”一词,给予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四面合”三个字,则巧妙地拓展了空间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春阳遍洒山间的恢宏气象。后半句聚焦于山涧中的村落,柔柔低垂的柳条,将错落分布的瓦房轻轻掩映。诗人历经旅途的孤单与劳顿,在此情此景下,看到这般宁静山村时的惊喜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此联写景,清晰地呈现出由远及近的顺序。颔联“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春日的夕阳渐渐西沉,野鸡、獐鹿在草丛间飞速奔过,牛儿、鸡儿也都陆续踏上归家之路。这一系列景象,既热闹非凡,又洋溢着温馨氛围。与首联的静态描写不同,此联转向动态描绘,瞬间让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与活力。这里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生动地体现出乡村生活的平静与祥和,这一切似乎都给予作者一种如归家般的温暖感受,使其内心变得愈发温暖且愉悦。颈联“秀眉老父对樽酒,蒨袖女儿簪野花”,眉毛和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悠然自得地对酒独酌;身着漂亮服饰的女孩,欢快地将野花簪在头上。这种家人团聚、温馨富足的幸福生活场景,对于长期颠沛流离的诗人而言,是多么令人心生喜爱与向往。此时,诗中的情感也从前两联的愉快,悄然转为对自身境遇的暗自感伤,只是这种情绪表达得更为含蓄。尾联“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诗人想到自己为了功名利禄,终日奔波劳累,深陷于不得志的官场之中,早已心力交瘁。眼前所呈现出的宁静、祥和,与世无争、自由自在且淡泊恬静的村居生活,令诗人满是惊叹与羡慕之情。然而,更多的却是因无法享有这般生活而产生的遗憾、失落与无奈之感。
4. 作品点评
《商山麻涧》借蒙太奇手法巧妙剪辑,远近景结合,移步换形间一句一景。远景恢宏,近景细腻,雉飞鹿过等动态画面,更衬出乡村生活的静谧。诗中,商山麻涧的自然风光与农家和美生活,被描绘得生机盎然,宛如世外桃源,让诗人既心生欢喜,又暗自感伤,情感极为丰富。在艺术构思上,此诗将自然田园景象与诗人复杂情感完美融合,动静相生、情景交融,营造出优美意境,散发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 一写四面,二写中间,三写闲静,四写丰乐,便较陶令《桃花源记》为烦矣。五、六忽然写一父老樽酒、女儿衣袖,以深显自家形秽。“书细沙”者,无颜自明,而又不能含糊付之也。
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 此诗字字古朴,字字新颖,又字字美丽;披之如身入桃源,虽竟日坐卧其中,不厌也。
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 朴而弥雅,源出《国风》,非后人好书琐事可比。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
# 秀丽如画。
近代吴闿生《唐宋诗举要》卷五引
上一篇:唐·王维《崔兴宗写真咏》
下一篇:唐·刘兼《对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