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ù

朝代:唐作者:李颀浏览量:1
zài
rén
wáng
jiàn
xián
tíng
shèng
bēi
chuāng
qián
绿
zhú
shēng
kòng
mén
wài
qīng
shān
jiù
shí
chàng
wàng
qiū
tiān
míng
zhuì
cuán
wán
liǔ
宿
hán
chī
jūn
lèi
luò
dōng
liú
shuǐ
suì
suì
huā
kāi
zhī
wèi
shuí

译文

物品依旧在,人却已亡故,再无相见之期,在空寂的庭院里拴马,心中悲愁难以承受。窗前的绿竹生长在空荡荡的庭院中,门外的青山还像过去一样未曾改变。怅惘地望着秋天,听着落叶飘落的声响,高耸的枯柳上,栖息着寒冷的鸱鸟。思念你时,泪水如东流的江水般落下,年年花开鲜艳,却不知是为了谁而绽放。

逐句剖析

"物在人亡无见期":物品依旧在,人却已亡故,再无相见之期,

"闲庭系马不胜悲":在空寂的庭院里拴马,心中悲愁难以承受。

"窗前绿竹生空地":窗前的绿竹生长在空荡荡的庭院中,

"门外青山如旧时":门外的青山还像过去一样未曾改变。

"怅望秋天鸣坠叶":怅惘地望着秋天,听着落叶飘落的声响,

"巑岏枯柳宿寒鸱":高耸的枯柳上,栖息着寒冷的鸱鸟。

"忆君泪落东流水":思念你时,泪水如东流的江水般落下,

"岁岁花开知为谁":年年花开鲜艳,却不知是为了谁而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卢五旧居》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以“物在人亡”的鲜明对比开篇,点明旧居重访时故人已逝的悲怆,“闲庭系马”的细节更添物是人非的凄凉;颔联“窗前绿竹”“门外青山”以景物依旧反衬人事已非,在静默中蓄积伤怀之情;颈联聚焦“秋天坠叶”“枯柳寒鸱”等萧瑟意象,借衰飒秋景强化时光凋零、生命无常的悲怆氛围;尾联“泪落东流水”以流水喻思念之绵长不尽,“岁岁花开知为谁”以诘问收束,将个人追念融入对岁月空逝的深沉叹惋。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旧居图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无常形成张力,在萧疏秋意中寄寓对友人卢五的深切缅怀,句法凝练而情感绵邈,景物描写与怀旧主题浑然相融,尽显盛唐诗人善以景语抒哀情的艺术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

李颀(?~753?),唐代诗人,家居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交游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都有诗作往还。其所作边塞诗,风格豪壮奔放、慷慨深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寄赠友人之作,刻画人物形貌神情颇为生动。笃信道教,相关作品亦多。代表作品有《送魏万之京》。有《李颀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物在人亡无见期,闲庭系马不胜悲”以直白的对比,瞬间将物是人非的悲怆之情倾泻而出,“闲庭系马”的细节让这份凄凉更显真实可感;颔联“窗前绿竹生空地,门外青山如旧时”通过“绿竹”“青山”这些依旧鲜活的景物,反衬出故人不再的寂寥,以乐景写哀情,更添惆怅;颈联“怅望秋天鸣坠叶,巑岏枯柳宿寒鸱”聚焦于秋日的“坠叶”“枯柳”“寒鸱”等衰败意象,借景抒情,将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悲怆渲染得淋漓尽致;尾联“忆君泪落东流水,岁岁花开知为谁”以流水喻思念,以诘问收尾,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融入岁月空逝的叹惋之中,情感绵长,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王元美曰:李颀「花宫仙梵」,「特在人亡」二首,高适「黄鸟翩翩」「嗟君此别」二咏,张谓「星軩计日」,孟浩然「梁城南面」,不作奇事丽语,以平调行之,却是一唱三叹。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衠慎恳恻,无笔墨痕。

唐李颀《批选唐诗》

# 五六作法老气。

明陆时《唐诗镜》

# 钟云:此首好而人反不称,大要今人选七言律,以假气格掩真才情。李颀本本言律佳手,而近人称其妙者,推「流澌腊月」,黜「特在人亡」,请问其所为妙者何居?钟云:「闲庭系马」,此景难堪,不必读下六句矣(首联下)。

明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唐云:「流澌腊月」是送司勋入朝,体宜台阁,以典雅高华为主,通篇沉着,风格非假也。若「物在人亡」,则一于伤感,才情毕露,浅于「流澌」则有之,未见其胜也。大抵才情易赏,风格难知。藏才情于风格者,其「流澌腊月」乎?藏风格于才情者,其「物在人亡」乎?

明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

# 黄家鼎曰:情至自不落色相,在悼往诗甚难。蒋一梅曰:感慨逼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通首平庸,无一毫味,「竹」、「柳」、「坠叶」复甚,较常建《宿王昌龄隐居》五律相云天渊。

清屈复《唐诗成法》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审言《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下一篇:唐·徐彦伯《比干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