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与鸟":杜鹃花和杜鹃鸟,
# 鸟:指杜鹃鸟。此用望帝事。,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春季开花。
"怨艳两何赊":它们的哀怨与艳丽都是那么浓烈。
# 赊:长,远。
"疑是口中血":怀疑是杜鹃鸟口中的鲜血,
# 口中血:子规啼血。
"滴成枝上花":滴落在枝头变成了这鲜艳的花朵。
"一声寒食夜":在寒食节的夜晚,一声杜鹃鸟的啼叫,
"数朵野僧家":野僧家旁绽放出几朵杜鹃花。
"谢豹出不出":那被称为谢豹的杜鹃鸟啊,你究竟会不会飞出来呢?
# 谢豹:即杜鹃鸟。
"日迟迟又斜":太阳缓缓升起又慢慢西斜。
五代南唐诗人
成彦雄(?~?),五代南唐诗人。字文幹(干),上谷(今河北易县)人。南唐进士。成彦雄好作诗,多为绝句。徐铉谓其“嘉言丽句,音韵天成”“盖有神助”。代表作品有《杜鹃花》《村行》《惜花》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杜鹃花与杜鹃鸟,以“怨艳”点出特质,联想花为鸟口血滴所化,用“一声”“数朵”勾勒寒食夜景,以谢豹出没与日斜相衬,营造凄清意境,表达了哀怨与时光怅惘,语言凝练。
2. 分段赏析
首联“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诗人巧妙地将杜鹃花和杜鹃鸟并置,以“怨”来形容杜鹃鸟,让人联想到杜鹃鸟啼叫时的哀怨之声,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愁绪;而“艳”字则生动地描绘出杜鹃花的鲜艳夺目,二者特征鲜明且相互映衬。“两何赊”强调了它们的这种“怨”与“艳”都达到了极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颔联“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诗人运用民间传说,为杜鹃花的来历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疑”字看似是怀疑,实则是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肯定了“杜鹃鸟口中之血滴成杜鹃花”这一说法。这种表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传说的魅力。同时,这两句诗也解释了杜鹃花为何呈现出火红的颜色,仿佛是杜鹃鸟的鲜血所染,使杜鹃花的形象更加生动可感。颈联“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进一步深化了杜鹃花与杜鹃鸟之间的联系。古人认为杜鹃花的开放与杜鹃鸟的啼鸣有关,在寒食节的夜晚,杜鹃鸟的一声啼叫,仿佛唤醒了野僧家旁的几朵杜鹃花。“寒食夜”点明了时间,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而“野僧家”则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禅意。杜鹃花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更显得别具韵味。尾联“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谢豹”是杜鹃鸟的别称。这两句诗写无论杜鹃鸟是否出现,太阳依然缓缓升起又慢慢西斜。阳光的照耀让杜鹃花在时间的流转中绽放得更加绚烂。诗人在这里以自然的变化暗示生命的循环与延续,即使没有杜鹃鸟的陪伴,杜鹃花依然能在阳光的滋养下展现出自己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