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ú
zuò

朝代:唐作者:薛能浏览量:1
chuī
qióng
mín
jiē
jiàn
yín
jiā
suì
wéi
dào
sān
chūn
liáo
zhào
yún
yān
hǎo
fān
xuán
jǐng
xīn
zhēn
xiáng
yìng
běi
tiáo
xiè
yàn
píng
jīn
shù
hán
chí
shān
jiāng
tuì
退
jiù
chén
lán
wěi
cán
zhú
bào
zhū
lín
zhù
shòu
寿
míng
shèng
nuó
kàn
guǐ
shén
tuán
yuán
duō
shǎo
bèi
mián
qǐn
láo
jīn
qiàn
pèi
yóu
shuāng
jié
diāo
pán
yòu
xīn
dāng
píng
zéi
hòu
guī
zuò
yóu
shēn

译文

和暖的春风吹拂过广阔的天空,舒缓地迎来新的一年。我不害怕又增加了一岁,只高兴迎来了温暖的春天。除夕夜的篝火照亮,云烟缭绕多么美好,旗帜悬挂在城镇上,显得焕然一新。吉祥的征兆应验在北极星所在之处,国家的治理成效在太平的渡口得以验证。树木似乎想要留住那渐渐西沉的夕阳,山峦也将褪去旧日的尘埃。兰花在这除夕之夜凋零,爆竹声与邻居的欢闹声相互应和。人们祝福长寿时思念着贤明的君主,举行驱傩仪式时观看鬼神的扮演。有多少人家团聚在一起,而我独自劳神难以入眠。红色的旗帜上还画着双节图案,精美的盘子里盛着五辛盘。什么时候平定叛贼之后,我才能回归自由自在的生活。

逐句剖析

"和吹度穹旻":和暖的春风吹拂过广阔的天空,

"虚徐接建寅":舒缓地迎来新的一年。

"不辞加一岁":我不害怕又增加了一岁,

"唯喜到三春":只高兴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燎照云烟好":除夕夜的篝火照亮,云烟缭绕多么美好,

"幡悬井邑新":旗帜悬挂在城镇上,显得焕然一新。

"祯祥应北极":吉祥的征兆应验在北极星所在之处,

"调燮验平津":国家的治理成效在太平的渡口得以验证。

"树欲含迟日":树木似乎想要留住那渐渐西沉的夕阳,

"山将退旧尘":山峦也将褪去旧日的尘埃。

"兰萎残此夜":兰花在这除夕之夜凋零,

"竹爆和诸邻":爆竹声与邻居的欢闹声相互应和。

"祝寿思明圣":人们祝福长寿时思念着贤明的君主,

"驱傩看鬼神":举行驱傩仪式时观看鬼神的扮演。

"团圆多少辈":有多少人家团聚在一起,

"眠寝独劳筋":而我独自劳神难以入眠。

# 筋:一作“人”。

"茜旆犹双节":红色的旗帜上还画着双节图案,

"雕盘又五辛":精美的盘子里盛着五辛盘。

"何当平贼后":什么时候平定叛贼之后,

"归作自由身":我才能回归自由自在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除夜作》是唐代诗人薛能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与氛围。开篇通过描写和暖春风、新年气象,展现出新年的生机与希望。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态度,虽有加岁之叹,但更喜春来之喜。诗中描绘了除夕夜灯火、旗帜、祯祥等景象,渲染出节日的热闹。又提及兰萎、竹爆等细节,增添生活气息。同时,诗中还涉及祝寿、驱傩等传统习俗。然而,在一片团圆欢乐的氛围中,诗人却独自一人,倍感孤独。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平定叛贼、回归自由生活的期盼,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薛能(817?~880?),唐代诗人。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会昌六年进士,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懿宗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历工部尚书方镇从事、侍御史及都官、刑部员外郎等职。僖宗时,任忠武节度使,兵变时被杀。薛能耽癖于诗,日赋一章,平生作诗逾千篇,多寄酬题咏之作。其诗多写日常生活,吟咏与友人唱和,部分涉及现实政治题材。他尤擅作近体诗,常用对比、用典等手法,如诗中多处提及“闲”字,表达自己潇洒、超脱之情怀。有《薛许昌集》10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联:“和吹度穹旻,虚徐接建寅。”开篇描绘了和暖春风吹拂天空,舒缓地迎来新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祥和、欢快的氛围。第二联:“不辞加一岁,唯喜到三春。”诗人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态度,虽有加岁之叹,但更喜春来之喜,体现出积极乐观的心态。第三联:“燎照云烟好,幡悬井邑新。”描绘了除夕夜灯火照耀下云烟缭绕,旗帜悬挂在城镇上焕然一新的景象,渲染出节日的热闹氛围。第四联:“祯祥应北极,调燮验平津。”通过描写吉祥的征兆和国家的治理成效,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第五联:“树欲含迟日,山将退旧尘。”以树木和山峦的变化,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新旧的更替。第六联:“兰萎残此夜,竹爆和诸邻。”描绘了兰花凋零、爆竹声与邻居欢闹交织的场景,既增添了生活气息,又对比出诗人的孤独。第七联:“祝寿思明圣,驱傩看鬼神。”提及祝寿和驱傩等传统习俗,展现了节日的文化内涵。第八联:“团圆多少辈,眠寝独劳筋。”在一片团圆欢乐的氛围中,诗人却独自一人,倍感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第九联:“茜旆犹双节,雕盘又五辛。”描绘了红色旗帜和精美盘子里的五辛盘,进一步渲染节日氛围。最后一联:“何当平贼后,归作自由身。”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平定叛贼、回归自由生活的期盼,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下一篇:唐·刘禹锡《聚蚊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