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访秋来":来到古寺探寻秋景,
"花下荷衣拂":花下衣裳轻轻拂动。
"人与霜枝恰比肩":人与傲霜的菊枝正好并肩而立,
"曾博慈颜悦":曾博得母亲的欢颜。
"废圃晚香沉":荒废的园圃中晚香消散,
"孤塔斜阳瞥":孤塔在斜阳中一闪而过。
"六十三年忆旧游":六十三年后回忆旧日游玩,
"闲向雏孙说":闲暇时向小孙辈说起。
近代词人
夏孙桐(1857~1941?),近代词人。字闰枝,又字悔生、悔庵、无悔,晚号闰庵,江苏江阴人。光绪十八年进士,后任编修等职,曾在多地为官,辛亥革命后寄居上海,应聘入清史馆修《清史稿》。夏孙桐工填词,曾参与苏州鸥隐词社、北京咫村词社、聊园词社与天津须社等,与郑文焯、王鹏运、朱祖谋、俞陛云、汪曾武等近代词人往来唱和,被龙榆生称为词坛“尊宿”。其词作多故国之思与身世之感,对军阀混战与日寇侵华等历史事件亦时有呈现。著有《悔龛词》《观所尚斋诗存》等。
1. 分段赏析
这首词上片回忆往昔与母亲同游的温馨场景。“古寺访秋来,花下荷衣拂”,点明时节是秋天,地点在古寺,诗人身着荷衣,在菊花下轻轻拂动,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人与霜枝恰比肩,曾博慈颜悦”,“霜枝”指傲霜的菊花,诗人与菊花并肩而立,这一画面温馨动人,而“曾博慈颜悦”则直接写出此举曾让母亲露出喜悦的笑容,体现出过去与母亲相处时的美好时光和浓浓的亲情。下片回到现实,抒发怀旧感慨。“废圃晚香沈,孤塔斜阳瞥”,“废圃”“孤塔”“斜阳”等景物,描绘出一片萧瑟、孤寂的景象,废园里菊花的香气已消散,孤塔在斜阳中一闪而过,与上片的温馨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六十三年忆旧游,閒向雏孙说”,六十三年后回忆往昔的游玩经历,如今闲来向孙辈说起,简单的话语中饱含着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时光易逝的感慨,情感真挚自然,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怀旧之情。
上一篇:清·徐梓《金陵绝句 其二》
下一篇:清·郑孝胥《士夫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