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腊即又尽":年终的腊月即将结束,
# 残腊即又尽:一作旧历不足卷。
"东风应渐闻":春风似乎已隐约传来。
# 应渐:一作还坐。
"一宵犹几许":这一夜还能有多长呢,
# 许:一作刻。
"两岁欲平分":旧年与新岁即将在此平分。
"燎暗倾时斗":守岁的香火在暗处燃烧,漏壶的水声滴答催时,
# 燎暗:一作腊尽。
"春通绽处芬":春气暗中流转,寒梅悄然绽放幽芬。
# 芬:一作云。
"明朝遥捧酒":明日清晨我将遥举酒杯,
# 捧:一作把。
"先合祝尧君":先应举杯祝愿如尧帝般的圣君。
# 尧:一作吾。
晚唐诗人
曹松(830?~902?),唐代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早年曾避乱栖居洪州西山,后依附于建州刺史李频,李频死后流落江湖。唐昭宗天复元年中进士,年已70余岁,特授校书郎,不久病卒。其诗学贾岛,取境幽深,多清苦澹宕风味,工于铸字炼句,如“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等句颇为脍炙人口。代表作品有《南海旅次》《中秋对月》。著有《曹松诗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以“残腊”点明岁末节点,“即又尽”三字强化时间流逝的紧迫感。“东风应渐闻”中“应”字表示推测,诗人推测随着残腊的结束,东风会逐渐可以听到,暗示春天即将到来。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岁末的时光流转,又透露出对新春的期待,自然地引出下文对除夕夜的描写。颔联“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一宵犹几许”以疑问的语气,感慨这一夜的时间还有多少,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喟叹。“两岁欲平分”则点明除夕是旧岁与新年交替的时刻,即将把一年平分为两半,突出了除夕夜在时间上的特殊意义,也体现了诗人对岁月更迭的敏锐感知。颈联“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两句描绘了除夕夜的热闹场景与春天的气息。“燎暗倾时斗”中“燎暗”指燃烧灯火驱散黑暗,“倾时斗”可能形容灯火如斗倾泻般明亮,描绘出除夕夜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春通绽处芬”里“春通”表示春天的气息已经贯通,“绽处芬”描绘出花朵绽放、芬芳四溢的春日之景,将除夕的热闹与春天的生机巧妙融合,暗示了新的一年将充满希望与活力。尾联“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明朝遥捧酒”想象明天(新年)会遥遥举起酒杯,为新的一年庆贺。“先合祝尧君”中“尧君”指代圣明的君主,也可泛指美好的事物或理想,诗人表示要先为美好的未来、理想等祝福,体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在除夕夜对新年的祈愿传统。
上一篇:唐·李白《古风(其二十七)》
下一篇:唐·蜀宫群仙《后土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