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爇寒灯向影频":点燃了灯烛频频回顾身影,
# 频:频繁,多次连续,此处作不停地回头讲。,爇:烧,点燃。
"回文机上暗生尘":织布机上已经暗生灰尘。
# 回文机:织璇玑图的布机。这里用苏蕙织璇玑图的典故。据《晋书·列女传》,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自家夫婿无消息":丈夫至今还没有消息,
# 夫婿:丈夫。
"却恨桥头卖卜人":她只能怨恨桥头那些算命占卜的人。
# 卖卜:占卜、算卦。
唐代诗人、道士
施肩吾(?~?),唐代诗人、道士。字希圣,号东斋、栖真子,世称华阳真人,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元和进士,后隐于洪州西山(今江西南昌西,一名南昌山)修道。其诗风奇丽,题材广泛,描绘海岛风情生动,想象丰富,擅绝句。代表作品有《夏雨后题青荷兰若》《经桃花夫人庙》。著有《西山群仙会真记》《太白经》《黄帝阴符经解》《钟吕传道集》等,另有诗《西山集》10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闺怨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因丈夫出征在外且久无音讯,在寒夜中孤枕难眠、无心织布的情景。借女子盼夫的生活场景,生动地表达出古代闺中思妇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与独守空闺的哀怨愁绪。
2. 分段赏析
“手爇寒灯向影频”一句,“手爇寒灯”描绘出女子在寒夜中亲手点燃油灯的动作,“寒”字既点明了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寂。“向影频”则细致刻画了女子不断回头望向自己影子的动作,“频”字强调了动作的频繁,将女子盼人未至的焦急与孤独无依之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也为后文情节埋下伏笔。“回文机上暗生尘”中,“回文机”借用前秦窦滔妻苏蕙织璇玑图表达对丈夫思念的典故,暗示女子“望夫”的主题。“暗生尘”三字,说明织布机已许久未被使用,灰尘悄然覆盖其上,侧面反映出女子因思念丈夫而无心劳作,相较于初别时的思念,这种经年累月的离别更让她充满烦忧,使思念之情的表达更具深度。“自家夫婿无消息”此句直接点明女子长夜不眠、无心织布的原因,即丈夫外出后音信全无。简单直白的表述,却饱含女子深深的牵挂与担忧,将前文设置的悬念揭晓,使读者明白女子种种行为背后的缘由,也为末句情感的爆发做了铺垫。“却恨桥头卖卜人”一句,通过“恨”字将女子的情感推向高潮。原来女子因盼夫心切,曾到桥头找卖卜人占卜,得到的是卖卜人惯用的“好音讯”,她信以为真,满心期待。然而丈夫迟迟未归,她在寒夜中一次次失望,最终将怨恨发泄在卖卜人身上。“却”字转折有力,既体现出女子从期盼到失望的心理变化,又深刻地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之切,以及盼而不得的哀怨与无奈。
3. 作品点评
全诗构思精妙,笔触婉转细腻。后两句另辟蹊径,通过刻画长夜难眠的思妇对给予她归期吉兆的卖卜人的怨恨,以怨写思、以恨衬情,将女子对丈夫绵延无尽的思念之情烘托得愈发深切,于细微处见真章,尽显含蓄隽永的诗歌神韵。
# 眼前语说来情事弥挚。“向影频”,言顾影自怜也。“暗生尘”,是不情不绪光景。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婉转曲折。刘仲肩曰:处正是妙处。
清刘宏煦、李德举《唐诗真趣编》
# 不怨夫婿而怨卖卜人,温厚之旨可谓怨而不怒。
清石渠《葵青居七绝诗三百纂释》
上一篇:唐·白居易《春尽劝客酒》
下一篇:唐·薛涛《西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