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shǐ
shī
·
·
shàng
cài

朝代:唐作者:胡曾浏览量:1
shàng
cài
dōng
mén
jiǎo
féi
shì
wàng
nán
guī
gōng
chéng
jiě
móu
shēn
tuì
退
zhí
dài
yún
yáng
xuè
rǎn

译文

上蔡东门的野兔长得膘肥体壮,李斯为什么忘记了南归故乡。功业成就后不懂得谋划自身退隐,一直等到在云阳鲜血染红衣衫被斩杀。

逐句剖析

"上蔡东门狡兔肥":上蔡东门的野兔长得膘肥体壮,

# 上蔡东门:比喻仕途凶险。

"李斯何事忘南归":李斯为什么忘记了南归故乡。

"功成不解谋身退":功业成就后不懂得谋划自身退隐,

"直待云阳血染衣":一直等到在云阳鲜血染红衣衫被斩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史诗·上蔡》是晚唐诗人胡曾的七言绝句,属于咏史题材。诗中前两句“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借李斯早年在上蔡东门逐兔的典故,引出对其为何忘却归乡初心的疑问;后两句“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云阳血染衣”,指出李斯在功成名就后不懂得及时隐退,最终在云阳被斩杀,血染衣衫。全诗以明快直白的语言,对李斯的悲剧命运进行了评论,讽刺了他贪恋权势不知进退的行为,借古鉴今,富有警示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胡曾(?~?),唐代诗人。号秋田,邵阳(今属湖南)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后入蜀,为路岩、高骈诸人幕僚。其诗托古讽今,意存劝戒,通俗明快,以咏史诗见长。他依据儒家正统思想评述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所作《咏史诗》3卷,收150首,皆七绝,常被后来讲史小说所引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回顾历史人物李斯的生平经历,体现了他因贪恋权势不知功成身退而招致杀身之祸的悲剧,表达了诗人对其命运的感慨,同时也以史为鉴,讽刺警示世人不可过于贪恋权势。

2. 分段赏析

“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首句描绘李斯未入仕途前,在上蔡东门追逐肥兔的场景,展现其平凡却自由的过往。次句发出疑问,质问李斯为何在功成名就后,忘却了曾经的简单生活,不再有归乡的念头,为后文做铺垫。“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云阳血染衣”:第三句直接点明李斯的错误,指出他在建立功业后,不懂得在合适的时候退隐保全自身。尾句则道出了李斯的悲惨结局,“云阳血染衣”形象地写出他最终被斩杀的命运,强化了诗歌的讽刺意味和警示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昌龄《沙苑南渡头》

下一篇:唐·罗隐《所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