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雾连云白":秋雾与连天的云彩白成一片,
"归心浦溆悬":我的归心如同空悬在渡口。
# 浦溆: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溆。
"津人空守缆":摆渡人空守着缆绳,
# 津人:渡口操舟之人。
"村馆复临川":村馆就建在渭水边。
# 川:指渭水。
"篷隔苍茫雨":草篷隔绝了苍茫的大雨,
# 篷:一作峰。
"波连演漾田":江波连通着荡漾的水田。
# 演漾:水波荡漾的样子。,连:一作通。
"孤舟未得济":我这一叶孤舟还未能出发,
# 孤舟未得济:“孤舟”二句:典出《史记·殷本纪》:“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岩姓之,号曰傅说。”
"入梦在何年":何时才能入君王梦中呢?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行役诗。描绘了沙苑渡头秋雾弥漫、浦溆苍茫的雨景,体现出诗人人生陷入困顿,归途仿佛被重重阻隔的无奈处境。
2. 分段赏析
首联“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描绘出一幅秋雾与天相接、白茫茫一片的景象,营造出朦胧而压抑的氛围。“归心浦溆悬”则直白地表明诗人归心似箭,却被种种阻碍所困,“悬”字生动地体现出归心的急切与无奈。此联借景抒情,奠定了全诗渴望归乡的基调。颔联“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刻画了渡口船夫空守缆绳,村馆又临近河流的画面。“空”字既写出渡口的寂寥,也暗示诗人滞留此地,无人来渡的处境,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失落。颈联“篷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从视觉角度描绘雨中景象,船篷阻隔视线,只见茫茫雨幕,水波与荡漾的田野相连。此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怅惘,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娴熟。尾联“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直抒胸臆,“孤舟”象征诗人自己,“未得济”表明归乡受阻,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乡梦。这句诗将诗人渴望归乡却不得的无奈与痛苦展示出来,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与对未来的迷茫。
上一篇:唐·周匡物《古镜歌》
下一篇:唐·胡曾《咏史诗·上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