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òng
xīng
luó
liè

朝代:唐作者:寒山浏览量:1
zhòng
xīng
luó
liè
míng
shēn
yán
diǎn
dēng
yuè
wèi
chén
yuán
mǎn
guāng
huá
yíng
guà
zài
qīng
tiān
shì
xīn

译文

众多星星像棋子排列,使夜空显得非常幽深,尚未西沉的月亮像一盏孤灯在山崖上点亮。光彩明丽、圆满如镜的月亮不用打磨也晶莹剔透,那挂在青天上的,就是我的一颗心哪。

逐句剖析

"众星罗列夜明深":众多星星像棋子排列,使夜空显得非常幽深,

# 罗列:排列。古辞《鸡鸣高树巅》:“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岩点孤灯月未沉":尚未西沉的月亮像一盏孤灯在山崖上点亮。

# 孤灯:指月亮。

"圆满光华不磨莹":光彩明丽、圆满如镜的月亮不用打磨也晶莹剔透,

# 莹:光亮透明状。,光华:光彩明丽。《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挂在青天是我心":那挂在青天上的,就是我的一颗心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众星罗列》是唐代诗僧寒山所作七言绝句。此诗以景寄情,描绘月夜星空美景,境界幽远。首句展现繁星密布、夜色深沉之景,奠定深邃基调;次句视角拉近,“岩点孤灯”增添画面层次感;三句聚焦明月,突出其圆满光华;末句以月喻心,点明主旨。全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笔触含蓄,将诗人纯净的心境与自然之景巧妙融合,以简洁笔触勾勒出深远意境,蕴含哲理,令人回味无穷,尽显其自然质朴的诗歌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僧

寒山(713?~825?),唐代诗僧。曾游历四方,后居于合州始丰县西之翠屏山。其地幽僻寒冷,故亦名寒岩,自号寒山子。寒山好吟诗唱偈,与诗僧拾得等为友。其诗多表现山林隐逸之趣及佛教的出世思想,且常讥刺世态人情,表述其对人生哲理之思考。诗风浅显明白,多用俚语村言,语气诙谐,反复譬喻,机趣横溢,形成了以五言为主,简明通俗,力求古澹,富于哲理的“寒山体”。有《寒山子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众星罗列》是唐代诗僧寒山创作的七言绝句,属于写景抒怀题材。全诗以景寄情、情景交融,借月夜星空之景,含蓄地展现出诗人对内心澄澈境界的追求,营造出幽远深沉的意境。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岩点孤灯月未沉。”整首诗通过对夜空中明月的描写,借助明月这一物体,寄托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情感。诗人以明月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如同高悬青天的明月一般,保持着纯净、高洁的品质,不被世俗所污染,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纯净境界的坚守和追求。

3. 分段赏析

“众星罗列夜明深”一句描绘出夜空的深邃景象。“罗列”生动展现出繁星密布、有序排列的状态,“夜明深”三字营造出一种幽远静谧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苍茫深邃的基调,简洁勾勒出宏大的夜空背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浩瀚星空之下。“岩点孤灯月未沈”一句将视角从广阔的星空拉至地面。“岩”点明地点,“点”字以灵动之姿写出孤灯在岩边的微弱、渺小,与浩瀚星空形成对比;“月未沈”则交代时间,在夜色浓重之时,明月尚高悬,既承接上句的夜空,又为下文对月的描写做铺垫,增添画面层次感。“圆满光华不磨莹”一句聚焦于明月本身。“圆满光华”直白地写出月亮的圆润与明亮,“不磨莹”强调其光华是自然天成,未经雕琢修饰,凸显出月亮的纯净与本真之美,将明月的皎洁无暇刻画得淋漓尽致,也暗含诗人对这种自然纯粹之美的赞赏。“挂在青天是我心”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将高悬于青天的明月比作自己的心,巧妙地借明月自然纯净、高悬天际的特点,传达出自己追求内心如明月般澄澈、高洁、不受尘世污染的心境,使诗歌从单纯的写景升华到表达心志,赋予诗歌深邃的内涵与哲理,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寒山诗作素以平易近人著称,多以浅白语言启迪众生、引导修行者入门。然此七言绝句却另辟蹊径,展现出迥异的艺术特质。全篇意蕴深邃若隐若现,意境空灵幽邃,通过意象叠加构建出超然物外的精神图景。二十四字凝练如山水横卷,在虚实相生间构筑起多重审美空间。其中“岩隙孤灯”之喻尤为精妙:既实写岩穴微光,更暗喻修行者心中不灭的觉性之火,以孤焰意象昭示其超脱尘俗的精神境界。这种物我交融的艺术手法,使读者在咫尺画面中窥见千年高僧孤高清寂的法相,在静默笔触里触摸到超越时空的生命温度,最终升华为可堪玩味的精神禅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涯《闺人赠远五首》

下一篇:唐·杜甫《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