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ǎo
qiū
shè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1
fēng
chuī
piàn
wàn
jīng
qiū
xiāng
lèi
nián
nián
wèi
chóu
bié
chù
jìn
yáo
luò
shí
xiū
pán
sǒu
shēn
xián
cháng
yóu

译文

微风吹过黄叶飘落,万物才惊觉秋天已经来了。夜晚独自一人在他乡垂泪,每年都在忍受着深深的乡愁。这长久的离别哪里才是尽头,就像这树叶,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掉落,全部落叶归根。还不如磻溪边的垂钓的老翁,只能羡慕别人的自由和悠闲。

逐句剖析

"风吹一片叶":微风吹过黄叶飘落,

# 叶:黄叶。

"万物已惊秋":万物才惊觉秋天已经来了。

# 惊:惊觉。

"独夜他乡泪":夜晚独自一人在他乡垂泪,

# 泪:垂泪。

"年年为客愁":每年都在忍受着深深的乡愁。

"别离何处尽":这长久的离别哪里才是尽头,

"摇落几时休":就像这树叶,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掉落,全部落叶归根。

# 摇落:零落,此处为沦落意。

"不及磻溪叟":还不如磻溪边的垂钓的老翁,

# 磻溪:一条溪流的名称,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相传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今存有钓鱼台。

"身闲长自由":只能羡慕别人的自由和悠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秋客舍》为唐代杜牧所作的五言律诗。诗中借风吹落叶点明早秋时节,诗人触景生情,直抒独在异乡为客的愁绪,又以“别离”“摇落”深化了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无奈。运用起兴手法,以景衬情,生动展现了漂泊的孤独与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其语言自然质朴,情感真挚深沉,将诗人复杂的心境巧妙融入秋景之中,是杜牧诗作中表达客居愁思的典型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羁旅诗。诗歌开篇借“风吹一片叶”描绘早秋景象,引出万物惊秋之感。接着直抒独在异乡为客的愁苦与孤独,再写别离无尽、时光摇落的无奈。尾联以羡慕磻溪叟的身闲自由,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全诗借早秋之景,抒发了诗人漂泊他乡的羁旅愁思,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起兴:首联“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以秋风中一片树叶飘落的景象起兴,引出秋天的到来,自然地引发诗人客居他乡的愁绪。对比:尾联“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将自己漂泊的处境与磻溪叟的身闲自由作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借景抒情:诗中描绘早秋之景,如首联的落叶,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氛围,融入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与哀愁,使情与景相互交融。

3. 分段赏析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吹”“惊”二字生动传神,“吹”字展现出秋风的动态,“惊”字则将万物人格化,仿佛它们都因一片树叶的飘落而突然意识到秋天的来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细微的自然变化入手,营造出一种略带紧张与感慨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秋思的基调。“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独”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在异乡的夜晚独自落泪,“年年”突出了客居生活的漫长和愁苦的持久。此句直抒胸臆,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思乡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尽情抒发出来,情感真挚强烈,极易引发读者共鸣。“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别离”点明诗人与故乡、亲人的分离,“何处尽”表达出这种别离似乎没有尽头,充满无奈;“摇落”描绘了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几时休”则感叹时光流逝、生命如秋叶般飘零的状态不知何时才能结束。诗句运用设问,强化了诗人对离苦和时光流逝的哀愁。“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不及”体现出诗人的羡慕之情,将自己与磻溪叟对比,磻溪叟的“身闲长自由”与诗人自身漂泊的处境形成鲜明反差,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客居生活的厌倦。

4. 作品点评

《早秋客舍》是杜牧笔下的五言律诗,以常见的早秋题材,却写出独特羁旅情思。诗中以秋日落叶起兴,自然质朴,将漂泊异乡的愁苦、时光流逝的无奈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融为一体,情感真挚动人。其语言平实流畅,却能精准传达复杂心绪,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此诗细腻的情感表达与自然的起兴手法,体现了杜牧诗歌善于借景抒情的特点,是展现其内心世界与文学功底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吕岩《大云寺茶诗》

下一篇:唐·许浑《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