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不求奢":世间诸事我都不奢求奢华,
"长吟省叹嗟":常常吟诗来减少心中的叹息。
"无才堪世弃":并非我真无才而被世人抛弃,
"有句向谁夸":可即便有好诗句又能向谁夸耀。
"老树呈秋色":老树枝头展现出秋天的景色,
"空池浸月华":空旷的池塘浸润着明月的光华。
"凉风白露夕":在这凉风习习、白露降临的夜晚,
"此境属诗家":这样的境界正属于诗人啊。
唐代诗人
刘得仁(?~?),唐代诗人。名一作德仁。长庆中即以诗名,历文、武、宣三朝,兄弟皆居显位,独以苦心为诗,出入举场二十余年,终无所成。刘得仁与贾岛、顾非熊、丁居晦等交游酬唱,以诗显名。他擅长五言律诗,诗中多有对隐逸时所见景色的描写,寄托人生不得志的淡淡愁思。其诗风清奇僻苦,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赞其“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代表作品有《宣义池上》《泾川野居晚望》《宿僧院》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事事不求奢,长吟省叹嗟”诗人表明自己对生活不追求奢华,常通过吟诗来减少叹息感慨,体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颔联“无才堪世弃,有句向谁誇。”则直接抒发内心的感慨,“无才堪世弃”是反语,实则感慨自己虽有才却被世俗抛弃,“有句向谁誇”进一步写出自己即便有好诗句,也无人可夸耀,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直抒胸臆,情感真挚。颈联“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秋夜之景。“老树呈秋色”,老树枝叶呈现出秋天的色彩,一个“呈”字,生动地表现出老树在秋色中的状态,暗示时光流逝。“空池浸月华”,空旷的池塘中浸着月光,营造出静谧、空灵的氛围,以景衬情,烘托出诗人孤寂的心境。尾联:“凉风白露夕,此境属诗家”将景与情融合,在凉风习习、白露降临的秋夜,诗人觉得这样的清幽之境正适合诗人。既点明了时令与环境,又表达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环境的喜爱,在无奈中寻得一丝慰藉,使诗歌的意境得到升华。
上一篇:唐·开元宫人《袍中诗》
下一篇:唐·齐己《舟中晚望祝融峰》